2019皖审稻水稻品种(3)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60.3%,长宽比2.9,垩白粒率21%,垩白度2.9%,胶稠度7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
16.1%,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长江中下游迟熟中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6.24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25%(极显著);2008年续试,平均亩产616.56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85%(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6.40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04%,增产点比例93.3%;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5.19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9.42%。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旱育秧或湿润育秧,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适时移栽,秧龄30天为宜,中上等肥力田块栽插规格16.7厘米×26.7厘米,中等及肥力偏下的田块适当增加密度。3.肥水管理:每亩大田需肥总量纯氮14-18千克、磷肥40-50千克、钾肥15千克,总用量的60%做基面肥,移栽活棵后每亩追施5-8千克尿素促分蘖,孕穗至破口期每亩追施3-5千克尿素作穗粒肥。采取“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深水抽穗、后期干干湿湿”的灌溉方式,每亩达18万苗时及时排水晒田控苗。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稻曲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优。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黄华占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完成人:周少川
品种类型:籼型常规水稻
南粳9212(宁9212)
一、审定编号苏审稻201510
二、来源与类型原名“宁9212”,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武粳13/关东194杂交,于2009年育成,属早熟晚粳稻品种。
上一篇:水稻SSR引物表
下一篇:中国交建“营改增”指导手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