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6月学业水平考试试题(4)

时间:2025-04-20

在中华大地上,农耕时代长,这正是人和人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时代,也是人和大自然关系最密切的时代。农耕社会,特别是原始农耕,一个人是种不了地的,需要多人的合作,整个部落一起耕作,这就培育了以“和

”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实质就是对现实与未来关系的认同,中国人秉承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就由此来。

人类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农耕历史证明,人永远成不了所谓“完全自主的个体”。人总是生活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现实与未来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的交界点。

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不够发达。因此,有些中外学术前辈说中华文化是一种“早熟”的文化。我不太同意这个说法,与其说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早熟的,不如说西方文化是“晚熟”的。因为我们的这块土地决定了我们及时地进入了“唯物”的阶段。“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证明。因此,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尧舜时起就是“以人为本”的。任何文化都处在前代文化的下游,流淌着上面流过来的水,再不断注入无数小溪的水,形成浩浩荡荡的大河。

长期的农耕生活孕育发展了我们的文化。好与不好,先进还是落后,不能关起门来说,应该在比较中认识。在人类的青年时期,农耕生活是极其宝贵的一段,它所产生和成长的文化核心最适于人作为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在这个地球上生活、繁衍、延续。工业化、后工业化所产生的一些理念,为了达到牟利的目的经常违背自然、违背规律。而以人为本的农耕文化,却一直教诲子孙要珍惜他人、珍惜物质、珍惜自然。

今天弘扬炎帝文化,应该把炎帝给我们开创并定型的农耕——不仅仅是种作物、尝百草,更重要的是农耕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当成是养育中华文化的襁褓、摇篮。我们要秉承炎帝不畏艰难困苦、团结奋斗、永不言败的精神,也就是他所代表的农耕文化的理念,才能建设好自己的家园。

(摘自2016年2月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高二语文6月学业水平考试试题(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