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点之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渊源(2)
发布时间:2021-06-11
发布时间:2021-06-11
人”。他属于智人阶段、旧石器时代后期的古人类,这是迄今发现的台湾最早的住民。“左镇人”的体质形态与大陆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柳江人基本相同,也与“山顶洞人”属于同一年代,故学术界普遍认为,这三者间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近年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左镇人’是已知由大陆迁徒台湾的最早的古人类,当福建漳州莲花池山距念4―8万年前的旧石器遗址发现之后,考古学界更具体的推论:‘左镇人’是由闽南沿着已经成陆的‘东山陆桥”长途跋涉到达台湾的”。1998年11月,福建省在台湾海陕海底发现并被命名为“海峡人”的古人类化石,为这种看法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左镇人”之后台湾居民是现在的高山族和已近灭绝的平埔族的祖先。经过第四冰河期“左镇人”在台湾岛上消失,之后在数千年前又出现了高山族和平埔族。这些人从何而来?多数人的结论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与大陆人有着共同的血缘、共同的祖先。 台湾学术界认为,台湾早期住民是在六七千年前开始的漫长时间里先后从大陆移去的南岛语系民族,他们是今天台湾原住民高山族和平埔族的祖先。持这种看法的权威的有代表性的学者有凌纯声、陈奇禄、刘益昌、陈婉窈等人。陈奇禄在1984年出版的《民族与文化》一书中从文化的角度指出大陆人与南岛语系民族的关系。他说:南岛语系土著是分批进入台湾的,“他们的移人带来了南岛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文化成分,也即人类学者之所谓文化特质。美国人类学家克娄伯教授研究东南亚文化,发现这地区至少有26种共同的文化特质,值得注意的是这许多东南亚共同的文化特质,绝大部分见于台湾土著之间。凌纯声先生也研究东南亚文化,他在26种之外,增加了另24种,合计50种之多。不但如此,凌先生更指出这些文化特质,大部分也见于古代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因此凌先生以东南亚的古文化发祥于华南一带,可能为两湖地区。这一学说已渐得到中外学界的支持,则台湾山地土著文化实也为我中华文化的一支流。”刘益昌教授在1998年6月发表在《台湾月刊》“乡土”专栏的《台湾原住民》一文中说:台湾在6500年前左右,出现了新石器人群―大坌坑文化人,“这群人和原先的旧石器时代的人群有着不同型态的文化,是一步步从旧石器演化而来,还是从大陆东南沿海渡海而来的人群呢?由于海陕两岸同一时期的文化类似,而且华南、东南地区拥有从旧石器向新石器演化的清晰过程,大部分学者主张渡海而来,同时也从文化的特色认为这群人应当是台湾南岛语系民族(也就是今天原住民)的祖先”。在此之后,“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的周婉窈博士,在院长李远哲博士的“热心关照赐助”下,以“台湾历史知识普及”为宗旨,写出《台湾历史图说》一书。他在书中提出:“澳洲学者PererBellwood认为南岛语是从台湾扩散(并分化)到东南亚与大洋洲的。这个过程从距今6000年前开始,在公元九世纪时抵达新西兰。语言大抵跟着讲话的族群走,因此这个理念也与南岛民族的迁徒息息相关。然而,台湾并不是南岛语的起源地,Bellwood与一些学者认为南岛语起源于中国东南,但已(是+少)痕迹可寻。”就连鼓吹“重新寻找”“台湾文化根基”的《台湾代志》一书也说:“从民族文化来看,唐朝以前,福建才有王、谢两氏前往开拓,而当时居住在福建的原住民,亦即南岛语族,与目前台湾的原住民同一祖先 因此在唐朝汉族南下以前,中国的南方民族与台湾实为同一族群,可能是透过中国南方民族(向台湾)传递唐朝文化”。
大陆学者对此问题也进行了研究。如,由陈孔立教授主编的《台湾历史纲要》一书认为:台湾早期住民的成份比较复杂,有属于尼格利佗种的矮黑人,也有属于琉球人种的琅峤人,但大部分属于南亚蒙古人,他们是直接或间接从大陆移入台湾的。该书分析指出,南亚蒙古人发源于我国北方,一支从东部沿海南下,散居在东南沿海一带,古称百越;另一支从西北南下,散处于我国西南山地,称为百濮,百越中的闽越人在新石器
上一篇:越剧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