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专用(教育学、普通心(8)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2.情绪按强度和持续时间分类:⑴心境: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具有弥散性的情绪分类。
⑵激情: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⑶应激:在出乎意料的紧迫状态下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3.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2004)
4.情绪和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2009)
5.压力与心理反应:抑郁、焦虑、恐惧、狂躁。
6.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⑴只觉自己的情绪状态。⑵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⑶合理宣泄负面情绪。
7.健康情绪的培养:
⑴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⑵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⑶丰富自己的情绪体验。
⑷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⑸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⑹正确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
8.意志行动的目的冲突有四种形式:⑴双趋冲突。⑵双避冲突。⑶趋避冲突。⑷多重趋避冲突。
9.意志品质的特征: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
第七章 需要与动机
1.需要是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006、2009)
3.动机产生的条件:人的内部需要和外部诱因相结合而产生的。
4.动机的功能:引发功能、指导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
5.学习动机的激发(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⑴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育。⑵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⑷合理设臵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争。 ⑸正确指导学习成绩的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⑹提供成功的学习经验,增强学习的自我效能。
第八章 能力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⑴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发展。⑵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⑶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⑷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又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两者是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关系。
2.能力的分类:
⑴按功能的倾向性分: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⑵按能力的功能分: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
⑶按能力参与其中的活动的性质:模仿能力、创造能力。
3.能力形成的原因与条件:遗传、环境和教育(产前环境和幼教、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人的主观能动性)(2008)
4.多元智力理论(2006):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教授提出。
观点:人类的神经系统经过100多万年的演变,已经形成了互不相干的多种智力。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5.多元智力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⑴传统教育只重视课堂学习,忽视社会实践。
⑵单纯依靠用纸笔的标准化考试来区分儿童智力的高低是片面的。
⑶标准化考试过分强调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
⑷音乐、美术、体育或其他方面的特长同样是高智商的表现。
6.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