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园课程评价情境化(2)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一)重温《纲要》,切实了解评价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评价是幼儿园课程实践系统的基本要素,缺少了评价,课程的实践系统就是不完善的,也是缺乏反馈和动力的。教师没有进行课程评价,就是没有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作为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体,教师认识到评价工作的价值是评价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纲要》对评价工作的意义、任务、内容、方式等作了充分的论述,再学《纲要》对于推动幼儿园课程评价并促进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当评价真正成为幼儿园必不可少的工作,成为全体教职工尤其是教师的重要责任,评价才能真正起到完善、改进幼儿园课程实践的作用。
(二)切实把幼儿作为幼儿园课程关注的核心,促进幼儿童年生活的幸福,促进幼儿生命的成长
评价不是控制、制约和刺激幼儿,不是为了把幼儿分出三六九等,而是要了解幼儿真实的生活状况,了解他们对活动的热情,对事物和他人的热情,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了解他们可能面对的任务和挑战。因此,评价是教师设定学习内容的基础,是教师布置学习环境的前提,也是教师对幼儿指导和帮助的依据。评价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幼儿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发展。所谓“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儿童在前教师在后”,都是建立在对幼儿评价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对幼儿的了解,就没有真正适宜的教育。进而,对幼儿的评价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笼统的。印度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德兰修女曾经说过,只有爱每一个具体的人才能真爱人类。对于教师来说,只有对班上每一个幼儿都充分了解,才能说对班级的幼儿是了解的。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观察和分析,了解幼儿,评价幼儿的行为。
所谓评价者必须了解幼儿,即能感受幼儿的心灵,能从幼儿的行为举止和语言、态度感受到他们的需要、兴趣、困惑和喜悦,能判断他们的挑战和发展,能推断他们的认识、能力和情感。因此,生活化课程的评价是有条件的,这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评价者对幼儿的了解和理解。
(三)切实关注一日生活的全过程,关注幼儿所有的表现
课程不等于教学, 幼儿的发展不只在课堂上。一日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对幼儿来说都具有发展的价值。因此, 必须纠正和克服“上课中心”, 切实关注晨间户外活动、进餐、盥洗、游戏、交往、阅读、表演等活动环节, 拓展评价的视角, 更真实全面地反映幼儿的发展。要注意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 记录幼儿活动的进程。下面是两位幼儿教师的记录和反思,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只要我们关注各类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和反应, 及时进行反思, 就可能产生有利于幼儿的一些新策略。
(四)切实关注现实的情境
幼儿园课程评价不是抽象的工作,而是具体的、情境性的工作。离开了具体情境,评价就难以得到真实的材料。作为评价者,应该是情境中一份子,努力融入情境之中。对幼儿的观察应是与情境中特定的任务和内容联系在一起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才是课程评价的最重要的主体。所谓关注现实,就是关注幼儿的行动以及幼儿之间的关系、幼儿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这些行为和关系中解读幼儿内心。因此,幼儿园课程评价应是具体的、直观的,可以关注一些可预见的主要表现,也可关注幼儿随时可能产生的其他表现。
(五)切实提高教师有效收集和利用档案的能力,提高评价的质量和成效
在我国,对课程评价的关注是最近20年的事,虽然一部分幼儿园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总体上看,我国的幼儿园课程评价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我国现有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对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