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研究范式——混合研究及其案例分析(6)

时间:2025-04-23

过程(正向转变、保持、负向转变),说明了学生在接受教学干预之后对科学概念的掌握情况有所改善,并基本保持了这种转变。

根据图8中显示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到学生另有概念的转变情况,图9中的另有概念转变趋势进一步说明了该研究的具体情况。由这两个图我们可以看到质性资料反应了某些同学在接受教学干预之后出现了概念转变的反常效应,如测试数据图8中呈现的Q5所示。该问题说明,与前两次测验相比,延时后测中存在迷思概念的学生人数增加这一特殊情况,研究者的解释是针对这个问题的教学设计是不合理的,另外,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存在着负面效应,但是在整个研究报告中并无相关的资料说明这一结论,这是该研究中的不足,本混合研究中的质性研究设计没有做到循环设计,没有对个别化的事情予以足够重视。

正如图8中Q5的数据显示.本实验研究在统计中出现了与预期不符的情况,而这正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情况:由于教学干预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造成教学效果呈现负效应。本实验可汲取质性研究的精华,抓住浮现的个别化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循环设计。针对本实验中的问题,研究者可以通过对老师和学生的进一步访谈,分析造成教学负效应的因素,区别不同因素的因果关系,进而设计出相应的对策,为以后的教学设计提供可借鉴的分析模式。这也正是混合研究的优势所在。

整体来说,这一个案研究的研究过程设计很严谨,如二级测验试题内部效度一致性的检验、测评人员在工作开始前的训练等这些实验设计中容易忽略的环节是该研究值得借鉴的。=、缔坩三、结语

混合研究融合了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的优势,这就决定了其在教育研究中的无限前景,而目前该研究范式在我国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尚未普及。笔者根据本文中的案例分析,借鉴已有混合研究的相关资料,提出混合研究在我国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存在的优势:

1.教育技术是一门年轻的复杂学科,她的对象不仅有人这一复杂主题,而且还有技术这一亘古常新的元素,学科的这一特点需要复杂的研究方法与其相适应,而混合研究方法兼顾各家教育研究方法之所长,其丰富灵活性与教育技术学科的复杂性相适应。

2.混合方法研究将进一步改进混合方法的步骤和程序,破解有关精确设计问题。【31混合研究方法以问题为出发点解决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升研究质量为宗旨,这与高等教育事理研究的性质是一脉相承的I_,J。

3.根据混合研究的设计类型及本文中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混合研究方法在应用中的灵活性:允许在采用多种方法的同时选择一种主要的研究方法,多种研究方法相辅相成,为一个中心——研究目的服务。

由此,我们应该抛弃对研究方法与哲学基础的固执,从研究问题本身出发,在设计的过程中混合定量研究范式和质性研究范式,而在具体的设计中坚持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各自的哲学基础,坚持科学的研究设计。

参考文献

【l】.田虎伟.混和方法研究——美国教育研究方法的~种新范式叨.比较教育研究,2007,200(1).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477.

【3】.蒋逸民.作为“第三次方法论运动”的混合方法研究。浙江社会科学田,2009(10).

【4】.MatthewB.Miles,A.MichaelHuberman著,张芬芬译.质性资料的分析:方法与实践【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P58.

【5】.吴言.整合研究:第三种范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6,31.

[6].BayramCos。tu歪Alipas,aAyas歪MansoorNiaz厄SuatU”hal愿MuammerC。alik.FacilitatingConceptualChangeinStudents’UnderstandingofBoilingConcept[J].SciEducTechnol,(2007(16):524-536.

【7】.田虎伟.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理想范式:混合方法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7).37

第三种研究范式——混合研究及其案例分析(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