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辩证法看医患关系(2)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从自然辩证法看医患关系
事件将医患关系问题再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中国医院协会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遭到谩骂、威胁较为普遍,医务人员躯体受到攻击、造成明显损伤事件的次数逐年增加,发生医院的比例从2008年的47.7%升至2012年的63.7%;2003年~2012年,全国共发生恶性暴力伤医事件40起,受调查医院中有近40%的医护人员表示因医暴频发产生放弃目前职业的念头,78%的医生表示不希望子女从医;调查结果还表明,2008年~2012年,因暴力伤医事件造成财产损失的医院比例由58.0%升至68.2%,损失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医院比例也由8.0%升至11.8%。 据“家庭医生在线”网站统计,医患冲突多发生于救治期间,发生地点位列前三的依次是急诊室、入院处、门诊等人流量大的地点;冲突发生后因病人及家属不接受调解而需要警方介入的达50%以上。
此外,本人收集了2013年1月至11月媒体报道的32起医疗冲突(见附录),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其中,受伤者约76.7%为医生,约23.3%为护士,另有3例属于打砸事件,这些冲突造成了医务人员轻则受伤,重则脑震荡甚至死亡的后果。在伤人者中,大多数为病患家属,占约68.8%,其次为患者本人,占21.9%,其余为患者和家属一同施暴。伤医的原因一般是不满意治疗效果、不满意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沟通不良等。不难想象,这些伤医、杀医者怀疑医生缺失医德,有着满腹牢骚和怨恨,认为自己或家人被逼得走投无路进而采取暴力报复,那么难道医生就应该用自己的生命为他们所犯或未曾犯过的错误买单么?
3. 医患关系的本质
由上可知,我国医患关系是较为紧张的,形势不容乐观。那么,到底是什么引发如此多的医患暴力纠纷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指导我们用唯物辩证法去分析和对待医患关系,用矛盾原理分析问题。矛盾的普遍性告诉我们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医患是矛盾的双方。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医和患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其对立性或斗争性是指医生和患者在诊疗期间处于施事与受事,服务与被服务的供需关系;病人缴纳一定数额的治疗费用,实质上购买的是医生较高的专业知识来为自己治疗病痛,因而对治疗结果抱有较高的期望,认为医生收了钱把事办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相对而言,医生则是出售自己的技术知识以换取酬劳,但考虑到自身职业技能、病人身体状况、设备、药品等多方面因素,并不能完全保证把病人医治痊愈。
另一方面,医患双方又是统一的。医生和病患相互依存,没有病人,医生就无法施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将会面临失业,失去存在的价值;没有医生,病人将无法得到救治,生命健康得不到保障;两者的目的是相同的,就是战胜疾病,实现各自的期望;病人通过治疗能减轻或消除病痛,恢复健康,医生能从病人的病情好转和感谢中获得满足感和自我认同,实现自己的价值。
对立统一规律是从实际出发,解决当前医患矛盾、医疗纠纷的武器,无论医务人员还是患者,无论主管部门还是媒体,必须好好利用这一宝贵手段解决问题。
上一篇:三生直销谁做得最好?
下一篇:煤矿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