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勇产业化(3)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产业和技术发展。虽然AMOLED在生产工艺及良率方面仍需要大幅度提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将不断得到改善和解决。成本也会进一步下降,并将逐步增强与LCD竞争的能力。
2008年,日韩两大显示强国竞相布局大尺寸AMOLED。索尼、东芝等11家公司协同攻关下一代大尺寸OLED面板的关键技术,以便赶超韩国。日本政府将在未来3年投入2236亿日元的科研经费。韩国三星也计划增资5.29亿美元,投入到大尺寸AMOLED显示器研发中。
全球各国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在进行OLED技术开发的同时,加快了专利布局。中、美、欧、日专利局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7月,公开的OLED技术相关专利约1.6万件,其中日本约占63%,韩国约占12.8%,美国约占12.2%,中国约占7.7%,德国约占2%。韩国、中国具有较强增长后劲,2003年以后专利申请大幅上涨。
中国如何抓住机遇
中国各级政府对包括OLED在内的新型平板显示器等一批重大高技术产业化的研究越来越重视,而且采取了一些鼓励企业研发的有力措施,如加大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产品的支持等。
在中国大陆,有数十家科研机构和企业从事OLED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中国OLED基础技术与国外差距不大,研究人员在机理研究、材料开发、器件结构设计、生产工艺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大量的专利技术。
中国显示产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创新观念落后,企业对具有重大长远价值的、可能具有风险的技术研究缺乏信心和耐心。OLED技术的出现为我国发展自主平板显示技术提供了一个相对的历史机遇,我们还在PMOLED技术开发上达到了国外先进水平。面对显示产业新的机遇,我们应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首先,在发展好PMOLED的基础上积极发展AMOLED。PMOLED是基础,中国与国外差距不大,PMOLED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将为发展AMOLED奠定良好的基础。AMOLED是今后OLED发展的方向。中国大陆在AMOLED研发上还远远落后于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如果中国不能加快发展,就会重蹈以前CRT和LCD时代依赖全盘引进的覆辙。
其次,加快产业化步伐。中国大陆OLED发展正处于产业化的导入期和技术的成长期,起步已经比国外晚了,所以加快OLED的产业化步伐尤其重要。
加快产业化步伐,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做好装备研究和原材料开发等产业链配套工作。中国大陆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链发展不完善,关键的材料、设备、零组件等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这就导致产品成本优势降低。2.政府要加大对OLED集中支持的力度,促进自主创新的平板显示技术的发展。在技术联合方面,中国大陆大多数企业的研发能力有限,很难进行需要若干年大量资金投入的项目,AMOLED产业的开发需要由具有在OLED和TFT方面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结成联盟,这方面首先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支持。3.在产业链方面,需要政府制定引导性关键技术计划,加快产业配套的建设速度。4.在OLED技术研发环境建设方面,需要打造与OLED相关的共性技术的公共研发平台。5.在知识产权方面,需要加强OLED领域
上一篇:从择校现象看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