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药物学(4)

时间:2025-04-20

8 放线菌分子(基因)水平的分类分析包括哪5方面的内容?

答:(1)DNA的G+C%分析;

(2)DNA-DNA杂交分析;

(3) DNA指纹技术分析;

(4) PCR基础上的DNA指纹技术;

(5) 16rRNA分类分析;

9 应用放线菌G+C%分类指标的原则是什么?

答: A: G+C%不同的两个菌株肯定不是同种;

B: G+C%相同的两个菌株不一定是同属或同种;

C: 同种内不同菌株间的G+C%的差值应在2.5-5%;

D:同属不同种间的G+C%的差值应在10%以内;

10 应用DNA-DNA杂交进行放线菌分类的原理是什么?

答:通过测定DNA核甘酸顺序互补程度来估计不同菌株间基因型之间的同源性,亲缘关系越近的两株间的杂交率越高,它是准确鉴定放线菌种、属关系的重要指标。

11 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中放线菌DNA-DNA杂交分类的原则是什么?

答: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提出:同源性≥60%同种;同源性60%~70%为同一种内不同亚种;同源性< 20%不是同属的种

12 什么是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为什么可用于放线菌的分类研究?

答:将基因DNA用适当的限制性内切酶随机切割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得到一系列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的条带,这些条带可作为特定菌株的DNA指纹,亲缘关系越近的菌株间DNA指纹也越相似。

13 微生物数值分类的概念是什么?数值分类结果用什么来表示各菌株间的分类关系?

答:数值分类:又称统计分类,是在获取菌株大量表型特征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算出它们的相似性,根据相似性进行分类鉴别的方法,它可用于种或属以上单元的分类。 微生物的数值分类结果用树形图谱来表示菌株间的分类关系.

14 对于一个未知的放线菌菌株, 进行分类鉴定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答:1 获得菌株的纯培养物;

2 测定菌株的表型特征;

3 测定菌株的化学分类特征;

4 16S rRNA 序列分析和进化树的构建;

5 将未知菌株与相似或相同模式菌株进行DNA分子杂交,分析其同源性, 进行最终确认。 15 1989年出版的《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将放线菌划分为哪9个大的类群?

答:1 放线菌群(Actinobacteria); 2 游动放线菌群(Actinoplanets); 3 马杜拉放线菌群(Maduromycetes); 4 小单孢菌(Micropolyspores);

5 多腔孢囊群(Multiocalarsporangia); 6 诺卡菌群(Nocardioforus);

7 类诺卡菌群(Nocardioforus); 8 链霉菌群(Streptomycetes);

9 高温单孢菌群(Thermomonosporus);

第四章 微生物药物的分离与纯化

1 微生物药物提取前的预实验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答:1 预实验内容:菌体浸提物的活性;在不同pH下有机溶剂萃取;不

同吸附剂的吸附与洗脱;纸层析或纸电泳分析;不同pH下对温度

的稳定性;

微生物药物学(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