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电脑游戏(3)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总第81期)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电脑游戏(杨忆南)51
两性平等的话题而设定的商业阴谋,于是女性游戏角色在这个两厢情愿的商业行为中又一次扮演了牺牲者的角色。
2.游戏设计师对女性思考和认识的局限性一位游戏开发商在答记者问时这样回答:“要表现女性地位的提升,最好的方式是给她一个打倒男性的机会。我们为她精心设计了完美的身材、骄人的动作和富有戏剧性的经历,她有钱、有能力、有社交圈、而且有魔鬼般的身材。这实在是一个成功女性的代表呀!她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她是可以让所有男性都自惭形秽的完美女性!”
显而易见,这些游戏设计师们并不了解女性也没有真正想去了解女性,他们建构的只是一个多数男性眼中的女性,一个缺少女性心灵的驱壳。她不会让所有男性自惭形秽,而是他们的梦中情人。她的优点不是所有女性自身天生具备的,而是她的男性设计师赋予的。这使我不禁想到日本动画大师宫崎峻笔下那些栩栩如生的女性。宫崎峻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性主义者,他塑造出的女性形象统统迷人的一塌糊涂。然而她们并非完美,容貌,没有华丽的衣裳,,她们坚强、勇敢、纯洁、纤细,惧、沮丧、甚至娇纵,。无论在现实中,;而男游戏设计师们忽视了这一点,缺少对女性内在品质的探索,把女性的特点归结为外在事物,使得游戏中的女性角色往往只是盛装跳舞,纵然舞姿轻盈,却尽显舞台的狭隘。然而为什么游戏设计师对女性会有如此局限的认知呢?当我们拨开表面继续探讨,就会清晰地找到更深层的原因。
3.社会文化根源
追溯历史,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女性一直是男性的奴役对象。《失乐园》中,夏娃对亚当说:“上帝是你的法则,而你是我的法则。”从那时起,男性就掌握了控制女性的权利,男性群体作为这种社会权利的受益者,无疑是制造、加强、巩固、继续和保持这种权利格局的主动性力量。社会的两性等级序差结构,经无数代人薪火承传,流传下来,同时渗透在作为社会上层建筑意志反映的社会文化里。文化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渐进过程,从现有的文献资料中,我们还没有发现任何一个朝代的男性执政者,制订并实践过强化这一社会性别等级差序的制度。实际上每个男孩或女孩,是通过父母关系、家庭生活、学校教育、社区活动、各类书籍乃至戏曲、民间故事等等多渠道多场所,以文化传递的方式,天然地无法躲避地接受并认同了这种社会性别不平等的格局。随时代的变迁,文化也逐渐变迁,但它往往遵循由表及里的过程。在文化的制度层上,现
代的各个国家都给予了女性前所未有的尊重和平等;但作为一种深层的社会观念和文化心理,“第一男人”和“第二女人”的男权意识仍然积淀在社会文化心理深处,不仅制约着女性的主体行为,也制约着社会、男性对女性的角色期待和价值评价,并且这种社会文化结构具有超常的稳定性与无法截然中断的历史性。
4.女性自身自觉和反抗意识薄弱
虽然世界范围内的传媒包括游戏都不同程度受男权观念浸染,但就对这一现象的发现和批判来说,中国女性的社会性别敏感度弱于西方女性。有专家指出,中国文化的性别理念同西方相比较温和。东方传统文化讲究阴阳调和,而西方文化中却有强调二者之间矛盾的意味。正因为西方女性受压迫较深,反抗也更为剧烈。从“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激进女权主义”到“后现代女权主义”,,。在中国,新)是以妇女问题为突破口来提倡(人权)的。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新中国更是在公民权、政治参与、就业、教育、工资等领域让妇女拥有与男人同等的权力。如果说,西方女性现在拥有的权力是经过不懈斗争赢得的,那么中国女性的权力则是被赐予的,难以激发女性性别意识与女性群体意识的自觉。
由此可见,如果说社会文化对男性为了巩固自身的地位起了有意无意的巩固作用,那么女性自身的配合状态也是大多数女性自身的选择。霸权的形成并不是统治者单方面的意愿,而是由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谈判后产生的,是被统治者某种“自愿的赞同”。也就是说,现代文化霸权并不是通过打压其对立面,而是通过将对立方的利益接纳到自身来维系的。社会上各种性别问题的出现实际上都是由男、女两性群体共同实现与完成的。 四、解决对策研究
在声势巨大的游戏浪潮一步步席卷我们的同时,它的利弊得失,已被文化界、科技界和教育界争论近20年。虽然电脑游戏对青少年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如荒废学业、视力下降、忧郁、孤独等“游戏综合症”,并且游戏中大量充斥的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也容易对浸在其中的青少年产生模型误导和腐蚀作用,诱发潜在的犯罪意识。同时部分专家也认为由于电脑游戏不受现实环境的限制,提供给玩家一个发挥想象力和宣泄情绪的绝佳渠道,并且可以训练大脑与眼、手等身体部分的协调能力,对儿童智力发展有相当大帮助,尤其是网络游戏还有效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和社会参与。
上一篇:高压变频技术在风机中的应用
下一篇:玩转鼓浪屿之最佳旅游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