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章病例对照研究讲稿(6)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第三节 一般实施步骤
(1) 首先我们提出假设:根据以往疾病分布的记录或现况调查得到的结果,
结合文献资料,提出病因假设。
(2) 明确适宜的研究类型:选择病例与对照比较的方法即用匹配或成组比较
法如用匹配法,需确定病例与对照的比例及匹配条件;如果研究目的是广泛地探索疾病的危险因素,可以采用不匹配或频数匹配的方法;如果所研究的是罕见病,或所能得到的符合规定的病例数很少时,则选择个体匹配方法,因为匹配比不匹配的统计学检验效率高。以较小的样本量获得较高的检验效率。如1 : R(或称1 : M)的匹配方法。匹配可保证对照与病例在某些重要方面的可比性。对于小样本研究以及因为病例的某种构成(例如年龄、性别构成)特殊,随机抽取的对照组很难与病例组均衡可比,此时个体匹配特别有用。
(3) 病例与对照的来源与选择:对照的选择是整个研究的关键之一。研究得
出的结论是否可靠,首先要看对照的选择是否合理。病例与对照选择的基本原则:代表性、可比性(往往更重要)。选择方法有抽样和匹配 选择病例的要求:诊断可靠,使用金标准,选择确诊的新病例。
病例来源:总体人群中全部病例或总体随机样本人群中全部;医院住院或门诊的病例。
对照的选择原则:对照必须来自于产生病例的人群,意味着对照一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就能成为病例组的研究对象。
对照与病例比较的方法:
(1)成组比较法(group comparison)
(2)匹配法(matching)
对照的来源:研究的总体人群或抽样人群、医院中患有其它疾病的病人、亲属、邻居、同事、同学等
(4) 确定样本含量:与有关参数、人群中被研究因素的暴露率(exposure
rate)、RR或OR值(查阅文献或预调查获得)、α值、把握度有关。
上一篇:中国六大茶类
下一篇:单片机C语言简明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