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重点归纳(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5)
时间:2025-07-02
时间:2025-07-02
中国文学史重点归纳(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版
二、写作(60分)
有人说:人只有一次机会,如果走错了就永远不能回头。对这种说话,你是否赞成,请由此话题写一篇文章阐明自己的理由,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言(一)参考答案
(一)1.⑴张开/对着,向着。⑵清楚/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羽毛。⑶脖子/同“僵”,僵硬。⑷慢慢/用。2.A。3.看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4.①童年的“我”,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②“我”善于观察和发现,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力。(二)1.⑴约定;⑵才;⑶丢下;⑷拉。2.“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3.可从正反两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三)1.《临川先生文集》/北宋/王安石/悲伤哀痛。2.A 3.(1)父不使之学 (2)余令其作诗,其文理不能称前时之闻。4.五岁能作诗,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5.正面:A B C D F侧面:E 6.D 7.第一阶段:方仲永幼时天资聪明,极有作诗的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方仲永又过了七年后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8.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没有上进心,不想学(意思相近即可)(四)1.宋/郭茂倩/南北/北。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3.只/胡人的战马。4.对比,写出了宿营地的空寂苍凉,烘托出了木兰对亲人的强烈思念之情。5.划为二层,第一句为第一层,以下为第二层。第一层叙写木兰紧张忙碌而有序的准备工作。第二层描绘出了行军的历程,同时写出了征途遥远,行军神速和形势的紧迫。(五)1. (1)夹杂。(2)即使。(3)说出。(4)大腿。(5)几乎。(6)拉、拖。2.C。3.于是宾客无不……几欲先走。衬托出了口技艺人的技艺高超。(六)1.(1)看、看见。(2)狡猾。(3)神情。(4)只。2.D。3.B。4.C 。5.(1)它们,代两狼。(2)那麦场。(3)柴堆。(4)屠户。(5)狼。6.D.7.D.8.(1)其一/犬坐于前;(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9.B。10.(1)其一犬坐于
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方欲行,转视积薪后。(2)狼子野心、引狼入室、狼心狗肺、狼狈为奸、声名狼藉(只要符合要求,写任何四个均可)11.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幻想妥协,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下一篇:毕业设计外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