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重点归纳(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
时间:2025-07-02
时间:2025-07-02
中国文学史重点归纳(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版
山胡骑鸣啾啾。
, 。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木兰诗》选自 代 编的《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这是 朝时 朝的民歌。(2分)
2.在横线上填上原诗句。(2分)
3.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
4.说说诗中两个“不闻…但闻…”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5.用//标出第一节诗的层次,概括层意。(2分)
(五)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虽人有百手( )
(3)不能名其一处也( ) (4)两股战战( )
(5)几欲先走( ) (6)曳屋许许声( )
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段写声音的顺序是由大到小,从屋里到屋外。
B.本段文字描写的特点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C.这段文字极力渲染了火场和大厅里的嘈杂,表现了口技艺人的技艺高超。
D.这段文字出现了很多“百”“干”这些数字,不能把它看成是实数,而是虚数。
3.找出文中侧面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2分)
(六)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
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下一篇:毕业设计外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