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重点归纳(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
时间:2025-07-02
时间:2025-07-02
中国文学史重点归纳(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版
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本文选自 。作者是 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题目中的“伤”意即 。(2分)
2.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①世隶耕(属于) ②父异焉(感到惊异) ③借旁近与之(身边) ④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和同一宗族人处理好关系) ⑤传一乡秀才观之(全乡) ⑥邑人奇之(奇特) ⑦或以钱币乞之(乞讨) ⑧父利其然也(从中得到好处)
A.①②④⑤ B.②③ C.①⑦⑧ D.③⑤⑧
3.补出下列句子省略的部分。(2分)
(1)不使学。 (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4.“不能称前时之闻”中的“前时之闻”具体指什么? (1分)
5.下列句子中,属于正面描写的有( ),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2分)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F.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6.对“世隶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世隶耕”的意思是“世代以种田为业”。
B.“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衬托方仲永天资非凡。
C.“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的父亲由于未受教育而眼界狭小,同时为下文的“不使学”埋下伏笔。
D.“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由于出身低微而将“泯然众人”的可悲结局。
7.联系上下文回答: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分)
8.事实上,方仲永如同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
”;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
”;其三,从方仲永本人来看,“ ”。(引号内填原文) (3分)
(四) 木兰诗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
下一篇:毕业设计外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