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Microsoft Word 文档(12)

时间:2025-07-05

设计资料

对闽东南沿海平原地区应因地制宜地考虑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实行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在主干沟、渠旁和道路两侧,居民点以及四周闲地栽树种果,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8.1 林带方向:主林带要垂直于当地主害风的方向,沿条田长边布置。副林带垂直于主林带,沿条田的短边布置。各地沟、渠、路布局已定情况下,林带方向可结合农田沟、渠配置,使主林带与害风方向偏度较大,有一定的防风效果。

8.2 林带间距:林带间距决定于林带的有效防风范围,约为树高的20~25倍。具体确定还要考虑风害程度和当地沟、渠、路、田的布局。一般主林带间距约200~250m,副林带间距约500~1000m。

8.3 林带结构:按照疏透度的大小,可有紧密结构、疏透结构、透风结构三种。经研究比较,疏透结构由较少行数的乔木,两侧各配1~2行灌木组成。

8.4 林带宽度:林带宽度以窄林带的防风效果较好,占地也少,约为2%~3%,可在支、斗级沟渠与公路、机耕路的两侧或一侧种植,梅花形或三角形排列。主林带宽3~6m,栽植3~5行乔木,1~2行灌木。副林带栽植1~2行乔木、1行灌木。 9 路、沟、林、渠、田综合规划设计 9.1 田-沟-林-路-渠

道路处于灌水渠道和排水沟之间,见图6(a)其优点是道路与下级灌排渠系均不相交,灌溉排水方便。但由于道路进入田间必须跨越沟、渠,需要修较多的涵洞,从而增加了投资。 9.2 田-沟-林- 渠-路

道路布置在田块的上端,位于灌溉渠道一侧,见图6(b)采用这种布置方式,位置较高,不易受水淹;道路另一侧紧靠农田,人、畜、机下地方便。但道路跨越下级渠道(农渠),必须修建较多的小桥和涵管。 9.3 田-路-沟-林-渠

道路布置在田块的下端,位于排水沟的一侧,见图6(c)优点是道路邻沟离渠,路面干燥,便于灌溉和人、畜、机下地生产。缺点是道路在斗沟的上游一侧,与农沟相交需建较多的桥涵,田块排水也要穿路埋管,且多雨季节,田块和道路容易积水受淹,林带应位于沟渠之间,予以加固。

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Microsoft Word 文档(1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