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学习(4)

时间:2025-04-05

将近2%的可怕速度增长。”

他还说道,那些经济学在大学的象牙塔中尽管被不断地雕琢,越来越精密化和学术化,但“经济学家们很快变成恶意玩笑的靶子┅┅人们会说经济学家颇具幽默,因为他们会用小数点来预测未来,或者说经济学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因为只有经济学家创造出了自上帝创造世界以来的种种混乱。”“由于他们中的很多人长久以来对经济运转的计算偏差太多,使行朝野上下的计划人士越来越对他们的忠告置若罔闻。专家们的困境也延及学术领域,那些曾一度热门的话题正在消退,对于经济如何运作以及怎样实施最佳控制等问题的困惑堆积如山。”

总之,20世纪后半期以来,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人们

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怀疑和指责汇成一片。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责难和批评?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是否有存在的可能和必要?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社会现象与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诸类自然现象有很大的不同。概括地说,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区别:

第一,复杂程度不同。不能把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直接

搬进社会现象研究领域中来。 第二,因果联系方式不同。

第三,受认识主体的影响程度不同。 第二,社会科学认识主体的复杂性。

◆自然科学家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研究自然现象的,社会科学家却必须以参与者的身份来研究社会现象。

◆对同一社会现象,具有不同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社会科学家就会作出不同的判定和解释。

◆对事实作出评价的过程中,其价值观念、伦理观念,其地位、利益甚至其情感、好恶都要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三,社会科学理论的复杂性。

◆社会科学理论难以公理化(形式逻辑-辩证逻辑)

◆社会科学的真理具有较强的历史性与地域性(恩格斯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

◆ 社会科学真理检验的复杂性

((以复杂性思维推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观念变

革与方法论创新

其次,我们应该肯定,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的功能

和价值是确定无疑的。

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认识这个问题:

其一,社会历史领域规律性、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的和

第四,在自然界,其规律的表现有其齐一性、规则性和

重复性的特点,人们对它的研究也不会影响其存在的形态和性质,因此,在其科学认识的范围内,自然科学可以较为准确地对自然现象进行预测和控制。但在社会领域,社会规律的呈现具有多样性、非规则性和不可重复性的特点,同时,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研究本身就是干预社会和改造社会的一种行为,它会深刻影响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因此,社会科学的成果具有或然性一面,其预测常常会出现“测不准”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人类的科学认识是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在认识比较复杂的对象时,总是倾向于把复杂对象简单化,尽量用关于简单对象的知识来说明复杂对象。

◆社会科学一开始就是关于复杂性的科学。

第一,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远比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复杂。 ◆社会现象的不可重复性

◆自然科学基本上以类事件为研究对象,社会科学则常常以个性事件为对象

◆社会现象难以模拟和控制

◆社会现象充满着偶然性、不可测性 ◆社会现象难以量化,具有更大的模糊性

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其二,社会科学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具有统计学意义,

它是或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否定其或然性的一面,必然陷入绝对主义;否定必然性的一面,必然陷入相对主义。

其三,社会科学具有人文教化的作用。

因此,社会科学是有用的,社会科学方法是可能的。

历史事件虽然充满着杂多性、偶然性和曲折性,但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否则,历史将变得十分神秘。

例如,经济有其客观规律,计划经济体制就行不通;价

值规律就不可否定;政治有其客观规律,不受制约的权力就必然发生腐败,绝对的权力就是绝对的腐败;文化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其实,自然科学的作用也是多样的,它除了有预测和控

制的作用外,还有教人掌握生活技能的功能。社会科学除了上述作用外,还具有通过教化,帮助人们增长智慧、健全人格、和谐身心、修养德性、确立信仰、陶铸灵魂等,使之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作用。

因此,社会科学是有用的,社会科学方法是可能的。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学习(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