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 2学期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2011--2012学年第 2学期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试类型:闭卷+开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
考试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分闭卷和开卷两部分。第一、二、三大题为闭卷部分,答题时间为
50分钟,答案请填涂在答题卡上。第四、五大题为开卷部分,答题时间为70分钟,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考试50分钟后统一收答题卡,答题卡由监考老师收齐后方可离开座位拿资料进行开卷部分的考试。
2.考生参加考试需携带2B铅笔、橡皮、圆珠笔或钢笔。闭卷部分的答案请一定用2B铅笔填涂,开卷部分的答案请一定用圆珠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
3.答题卡必须写上院系、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学号要填涂正确,特别注意“科目”栏填涂“原理”。主观题答题卷必须写上学号、姓名、年级、专业。考完试后分开交答题卷、试题卷。
4、考生在考试全过程中不得使用通讯工具,利用通讯工具查资料的视同作弊。
一、单项选择题(45分,每小题1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
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
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D. 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华南农业大学
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政治经济学理论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阶级斗争学说 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6、“世界统一于存在”的观点( ) A.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B.是地地道道的唯心论 C.是掩盖哲学上两大基本派别对立的提法 D.是被自然科学发展证明了的科学命题 7、“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是( ) A.先验论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经验论的观点 8、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是( ) A.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中国哲学、印度哲学、古希腊罗马哲学 C、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19世纪德国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D、马克思主义阶段、列宁主义阶段、毛泽东思想阶段
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
A.事物的普遍联系 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C.事物的发展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D.事物的发展经过量变到质变
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B.有限和无限的观点
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1、“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句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12、不可知论者和可知论者的主要理论分歧在于( )
A.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B.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C.是否承认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D.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13、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性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科学实验 D .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14、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科学实验 D .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15、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16、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华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