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须河河道治理生态提升工程II标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 .
六、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采用文字并结合图表形式说明工程的施工组织、施工法、技术组织措施,同时对关键工序、复杂环节重点提出相应技术措施,还结合本工程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安全生产、拦洪度汛、文明施工、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管理案。施工组织设计附的文字说
. 资料.
. .
第一章工程说明
1.1总体简介
1.2工程概况
市索须河花桥~中州大道生态提升工程位于市惠济区,按照《都市区生态水系全面提升规划》(以下简称《提升规划》)中索须河提升工程规划措施进行。本工程在满足防洪除涝的同时,利用较好的水源条件,综合利用河岸空间,通过扩大河道水面、堤岸绿化等工程,挖掘水温化涵,重塑河道形象。作为市水生态文明示市建设先行试点,为建成区河道生态环境提升起到借鉴与示意义。
本次索须河花桥至中州大道生态提升工程具体围为:花桥(桩号12+140)至中州大道(16+060),全场3.92km的河道。两岸至现有河道蓝线(宽约200-270m)。工程主要容为:河流形态调整工程、堤防改造工程、拦蓄水建筑物工程、生态修复及设施配套等。
1.3气象、水文
(一)气象特征
工程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冷暖气团交替频繁,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干冷,雨雪稀少,春季干燥少雨,冷暖多变大风多,夏季比较炎热,降水高度集
. 资料.
. .
中,秋季气候凉爽,时间短促,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市多年平均气温在14.2~14.6℃,以1月最低,7月最高,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极端最高气温为43℃,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7.9℃。多年平均风速为2.8~3.2m/s,最大平均风速为18~22m/s,冬季盛行偏西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春秋季则交替出现。年平均降水量为640mm,降水不仅年分布不均,年际间分布也很不均衡。6月~9月间由于强盛的季风控制,高温、高湿雨量集中,降水量290~390mm,占全年总雨量的50~56%;12月~2月间受干冷的大陆性气团控制,空气干燥,雨雪稀少,降雨量只有20~33mm,占全年降雨量的4~5%;有时秋季会出现连阴雨。市多年平均陆地蒸发值为52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1250mm.
(二)设计洪水
索须河(师家河坝~入贾河河口段)段已于2009至2010年进行了综合治理,工程侧重于提高河道防洪除涝能力,河道整体达到了50年一遇防洪标准和5年一遇除涝标准。《市索须河河道二期治理工程(师家河坝~入贾河河口段)实施案》报告中水文成果已通过了专家评审,其数据准确可靠,所以本次工程直接采用其水文成果。
索须河河道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详见下表。
索须河干支流各频率设计洪水成果表单位:m3/s
本次工程段设计洪水5年一遇流量为123.03m³/s,50年一遇设计流量为912.61 m³/s。
1.4工程地质
. 资料.
. .
(一)地形地貌
本次索须河花桥至中州大道生态提升工程围为花桥(桩号12+140)至中州大道桥(16+060),全场3.92km。
场地地貌单元属黄河冲积平原区,地貌单一,地形平缓;本场地河道治理起点和终点相对高差较大,最大高差14.28m,平均坡降约1/1600,坡度平缓。工程环境条件一般。
(二)地层岩性
在勘探深度场区底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和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的轻粉质壤土。在钻探深度围,地层整体表现为互层交替层序。根据地质钻探并结合标贯和土工试验成果,将河道勘探深度50.0m地层按地质时代、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划分为6个工程地质单元,现自上游至下游,从上到下分别描述如下:第①层人工填土(Q s)
浅黄色,稍湿,土质松软,有碾压痕迹。
第②层砂壤土(Q4al)
浅黄色~浅灰色,湿,松散~稍密,水平层理,土质均一,局部呈千层饼状结构或层状结构。夹第②-1层轻粉质壤土(Q4al),浅黄色~浅灰色,湿,松散~稍密,水平层理,土质均一,局部呈千层饼状结构或层状结构。
第③层重粉质壤土(Q4al)
浅灰色~灰褐色,湿,硬塑状,切面光滑,含少量钙质结核,粒径约0.5~1.0cm。
第④层粉细砂(Q4al)
浅黄色~浅灰色,局部颜色为灰青色,饱和,稍密~中密。成分主要以英、长为主,该层顶部泥质含量较高,局部夹轻粉质壤土薄层,砂质较纯。
. 资料.
. .
第⑤层轻粉质壤土(Q4al)
褐黄色,湿,中密。含钙质结核,粒径一般为2.0~4.0cm,局部见钙质富集团块并可见黄色铁质斑点,颗粒含量较高,土质较均一。局部见重粉质壤土薄层。
第⑥层粉细砂(Q4al)
浅黄色,饱和,中密~密实。成分主要以英、长为主,砂质较纯。
(三)水文地质
勘察期间,场区地下水埋深为1.7~6.0m,高程为86.523~88.736m。水位随季节变化明显,旱季埋藏深,水位低,雨季埋藏浅,水位高。潜水与河水水力联系密切,非汛期潜水补给河水,汛期河水补给潜水。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及径流补给,排泄式为蒸发、人工开采和径流。
水质分析表明: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k+Na)-Ca型,河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k+Na)-Mg型水。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GB50478-2008)附录L判别,分析评价结果见表3.4-2.地 …… 此处隐藏:171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分级、分类
下一篇:行为事件访谈法操作步骤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