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玛曲大水金矿82勘探线原生晕探讨研究_王永强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972
矿 物 学 报 2013年
甘肃玛曲大水金矿82勘探线原生晕探讨研究
王永强1,彭秀红1,2*,宋昊1
(1. 成都理工大学 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地球化学与核资源工程系,四川 成都 610059;
2.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省地学核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59)
甘肃省玛曲县大水金矿床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甘肃省南部西倾山地区发现的国内外十分罕见的金矿类型。矿床产于造山带古生界一新生界碳酸盐岩地层中,时空上与印支一燕山期浅成、超浅成中酸性岩浆岩关系密切(李真善,2002)。金矿化主要赋存在热液作用形成的硅化岩和硅质岩内,矿化强度与硅化、赤铁矿化紧密相关。矿石呈特征的红色、褐色,极贫硫化物。其矿化特征独特、埋藏浅、品位高、化学成分简单、易采选、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由于该金矿20多年来的开采利用,矿石品位急剧下降,因此在该区寻找新的矿体,特别是寻找深部隐伏矿对于整个矿山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前人在该矿床的成矿条件、矿化特征、控矿因素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在原生晕分带序列方面少有报道(何忠进,2005)。金的勘查实践表明,通过对原生晕分带性规律的研究,是估计矿体剥蚀深度、确定深部矿体产状、寻找隐伏矿体,进行找矿预测的一个有效方法。因此,大水金矿床原生晕异常特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在大水金矿82线开展原生晕工作,确定原生晕分带序列,进行深部成矿预测,为大水金矿深部工作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 1 矿床特征
大水金矿区目前已发现大水、贡北、格尔托、忠曲、辛曲及恰若等一系列金矿床(点)和金矿化异常。这些矿床(点)沿北西西向的大水-忠曲构造带呈串珠状断续分布。其中,大水为特大型(远景储量可达100 t),余者皆为小型。各矿床(点)矿化特征非常相似:矿体主要产出于三叠系地层,次为侏罗系地层;矿体的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体与围岩界线明显;矿体形态多呈细脉状、大脉状、透镜状、囊状及不规则枝叉状。
大水金矿床赋存于三叠系下部灰岩、白云质灰岩和花岗闪长岩中。矿体主要产于赤铁矿化硅化灰岩、赤铁矿化硅化花岗闪长岩及其接触带中。矿体连续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 41103025);成都理工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计划
作者简介:王永强,男,1985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矿床地球化学 E-mail:892989346@http://www.77cn.com.cn
性差规模小,数量多。矿体走向近东西向、北西向及近南北向。矿体倾角较陡达45°~80°。矿体形态复杂,呈不规则枝杈状、似层状、透镜状、囊状、筒状和脉状等,并具膨大、缩小、分枝、复合及尖灭再现等特征。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和古岩溶控制(韩春明,2004)。 2 原生晕特征
利用浓集中心法、分带性衬度系数、分带指数法(李惠,1999)计算出大水金矿有代表性的82勘探线原生晕指示元素的分带序列为(自前缘至尾部):As — Mo — Sb — Cu — Zn — Co — Hg — Pb — Au — W — Bi — Ag。
结合大水金矿实际,推测82勘探线有2~3个原生晕的叠加。W-Bi-Mo-Ni-Co为典型的尾晕元素,位于本矿体前缘部的Mo异常极有可能是第一个串珠状矿体的尾部位置;As、Sb、Hg为典型的前缘晕指示元素,As和Sb的分布规律类似,位于本矿体中部和3665m中段的Hg异常极有可能是下一串珠状矿体的上部位置;位于本矿体尾部的Ag异常极有可能是最后一个串珠状矿体的中上部位置,预测3645m中段之下仍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大水金矿床82勘探线矿体构造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具有以下特点:
(1)单矿体的成矿前缘指示元素为As、Sb、Hg,近矿指示元素为Pb-Ag-Au-Zn-Cu,尾晕指示元素为Bi、Mo、Co;Au位于分带序列的中下部;
(2)矿体都有自己的前缘晕、近矿晕和尾晕,并且出现了前缘晕指示元素与近矿指示元素重叠、近矿晕指示元素和尾晕指示元素共存的现象。
(3)原生晕分带序列比较复杂的特点暗示矿体成矿过程的多阶段性和复杂性。
综合分析大水金矿82勘探线的分带特征得知,剖面左下矿体Au111矿体下方存在新的矿体的可能性比较小,对82勘探线剖面右下往深有不太明显的指示远景区作用,可以作为关注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