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发展现状(3)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建筑
建筑论坛
展的。新一代“高技派”建筑在中国的流行不仅适应了大众在经济发展时期对科技、现代化的崇尚心理,同时也因为有了相当的经济实力作后盾,使之有了发展高技的可能。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一代“高技派”的流行也会从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南部向中部、西部发展。
除了社会经济、历史背景为“高技派”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外,还有一个有利的因素就是新中国的这几代建筑师都是受现代主义建筑教育成长起来的,比起生搬硬套,。
,在现代主义上升时期,理性主义者。从形式上讲,俄国人的作品以构成主义为基础,像同时代的俄罗斯芭蕾一样,体现了惊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荷兰人的作品在反映构成主义影响的同时,突出了他们对平面、色彩、比例的敏感;法国人的作品则在立体主义雕塑感的基础上融合了法兰西民族的浪漫气质;意大利人的作品对严整的比例、未来主义的动感甚至是古典主义的精神都给予了神秘的诠释;芬兰人的作品则把理性主义的思维与有机的自然形式恰如其分的结合在了一起。因此,源于建筑师本身所具有的民族性是抹杀不掉的,任何一个优秀的作品都会自然的融入这种气质,并表现出来,打动欣赏它的每一个人。
4 结 语
代”建筑中失落自己内心的精神家园———这一后现
代主义极力找回的东西?
快速设计曾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盛行一时。在时间就是金钱的今天,快速设计又被一些建筑师捡了起来,在形式逼迫下,中国的建筑师队伍中又出现了大批的“快手”,对于他们,十天、八天出一套方案已习以为常。而在“快速设计”中,“抄”无疑是最便捷的手段。因此中国的大部分“后现代”建筑无可避免的只能流于形式,它们所表现出的“后现代”往往只限于建筑立面上从国外后现代建筑中截取过来的片断形式,或是按照自己的理解编成一种套路,快速应用于设计中。这些建筑师关注得更多的是这类建筑带来的经济效益,“志的作品找来的理论依据行,,彩,验,受到人们的肯定外,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如上海、深圳等,大部分受其影响设计的建筑已被视为了破坏城市面貌的败笔,取而代之的是新一代“高技派”建筑。
3 新一代“高技派”建筑的兴起
早期的“高技派”建筑师们往往以功能和技术作为借口,为了高技派建筑技术的特性而在形式上的考虑远远大于对功能、技术的和理性的考虑。然而随着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全球性的能源危机,以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为核心内容的可持续性发展建筑理念成为建筑师追录的目标,新一代“高技派”正在转向真正的功能主义,他们关注的焦点也随之转变成为建筑的灵活性、城市文脉和生态环境。工艺技术是他们的手段。那里没有符号和文脉,没有解构与建构,没有晦涩的哲学语汇。“以人为本”的精神在此得到最深刻的体现。如果说早期“高技派”作品还是在盲目炫耀工业成就的话,作为现代主义思想的真正继承者,新一代“高技派”建筑师则致力于利用现代工业技术中的新成就来创造更加理想的人居环境,同时尽可能的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能耗,降低污染,亦即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新一代的“高技派”建筑在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已逐渐开始成为一种新的流行趋势,这无疑是经济发展带来的,更重要的是它是顺应历史潮流发从以上的分析中,不难总结出,当吸收国外的建筑思潮及流派时,结合本国国情是很重要的,要找到国外流派与本国文化及历史的契合点加以发展,这样的建筑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当然,要设计出有分量的建筑,建筑师的职业操守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虽然目前靠个人力量无法改变整个建筑市场的现状,但对于自己手上的设计,建筑师是有大部分决定权的。一味的屈从于长官意志或商业目的不是一个合格的职业建筑师应有的做法,建筑师应向委托方建议更好、更合理的建筑形式,这是建筑师的责任。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的逐步正常化,相信中国会出现更多既紧跟国际潮流又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作品。
收稿日期:2001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