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测度与演变分析_基于TOPSIS方法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5-04-22
时间:2025-04-22
经济问题探索 2010年第2期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测度与演变分析
!!!基于TOPSIS方法的实证研究
袁晓玲,仲云云,郭轶群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西安710061)
摘 要:当前有关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差异中的个体差异的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本文利用TOPSIS方法,选取GDP、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等10项综合经济指标,测度了中国31个省市在1997-2007年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趋势,并对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以揭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变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较大,表现为省际差异、东部与中西部的地带间差异以及东部地带内差异,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模式存在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的变动趋势。
关键词:TOPSIS方法;区域经济差异;发展趋势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区域间经济差异也呈扩大趋势。不断扩大的区域经济差异不仅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学者们使用的测度方法、选取的指标、研究的时间及空间跨度等多方面的不同,所得结果往往并不一致。
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方法较多,统计方法主要包括标准差、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Theil系数、熵指数等多种方法。选择何种方法进行研究,并没有统一标准,学者们一般依据方法的适用性,根据研究的具体问题采用特定的方法。如:Masahisa等用GDP和工业总产值对Theil系数进行分解,得出了沿海与内地之间差异扩大的结论[1];Ravi等对基尼系数和Theil系数进行分解,发现在1983-1995年期间,中国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异大于沿海与内陆之间的差异;杨开忠计算了1952-1990年间人均国民收入的加权变异系数,认为中国省区经济差异变化以1978年为转折,大致呈倒 U#型变
[2]
动;林毅夫等采用基尼系数测度改革开放以来的地区差异,结论是中国地带之间的差距扩大,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差异对全国总体差异的贡献最大
[4]
[3]
;陈秀山等通过计算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塞尔
指标描述了区域差异变动状况:东部和中西部的差异十分明显,中部和西部的差异则不大,东部地区省内差异很大,中西部地区省内差异比较小
[5]
;贺灿飞等
采用Theil系数测量了1952-2002年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程度,认为省际差异呈现U型变化态势,且东部和西部省区内的地区差异较大,而中部省区内差异较小
[6]
。
以上研究揭示了中国区域经济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性。但学者们由于测度方法、选取的评价指标及数据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且不同方法对于指标的选取包括指标的类别、数量等通常有比较严格的限制,这样所得结果往往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差异性。TOPSIS方法正是克服了上述方法的局限性,对指标数量、类别无严格限制,可以将不同指标结合起来进行多目标的综合评价,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经济差异状况。目前,中国学者利用TOPSIS方法进行的相关研究主要有:梅艳,徐梦洁等利用TOPSIS方法对江苏省13城市综合
作者简介:袁晓玲(1964-),女,陕西周至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学、企业投资;仲云云(1979-),女,江苏连云港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王铁山(1974-),男,河北唐山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 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项目(2009KRM018)
经济实力进行评价
[7]
;雍红月,李松林利用TOPSIS
B=
b11 b12%b1nb21 b22%b2n%%%%%
mxn
方法分析了呼和浩特和包头市近五年的宏观经济效[8]
益;李炳军,吴辉采用TOPSIS方法评价了河南省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但这些研究主要局限于单个的省或市,没有从全国角度将TOPSIS方法应用于所有地区及各地带经济差异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将尝试利用TOPSIS方法测度中国31个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并按照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划分法 测评十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趋势。当前西部大开发已实施十周年,且1997年重庆作为直辖市单列出,考虑到31个省市数据的完整性和可得性,故研究的时间跨度为1997-2007年。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测度方法与指标体系
(一)TOPSIS方法的测度原理
TOPSIS(TechniqueforOrderPreferencebySmiilar itytoIdealSolution)即理想解法,是由Hwang和
[10]
Yoon于1981首次提出的,利用各评测对象的综合指标,通过计算各评测对象与理想解的接近程度,作为评价各个对象的依据,是一种多目标决策的方法。TOPSIS法的优点是:处理对象由实测数据统计而得,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干扰,能客观地进行多目标的综合评价,是用于科学决策的一种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的实用方法,其应用方便,对数据分布、样本量、指标多少无严格限制,具有应用范围广、计算量小、几何意义直观以及信息失真小等特点骤如下:
[11]
[9]
bm1 bm2%bm3 对各指标赋予权重。权重的确定包括主观和客观两种赋值方法。本文采用客观赋权 …… 此处隐藏:1001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