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官形象的演变

时间:2025-04-23

2 0 1 3年

第1 3期

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 I N F O R M A T I O N

O外语论坛 0

科技信息

翻译官形象的演变强萍

(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I ̄J I I绵阳 6 2 1 0 0 0 )【摘要】‘‘翻译官”——长相丑陋、行为猥琐、表情谄媚,这历来是一个集万千丑恶于一身的令人忿恨的影像符号。然而近些年的电影中翻译官的形象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 【关键词】翻译官;形象;转变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地域的人们 .不同民族的人们要互相沟通 .进行交流 .翻译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不论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语言文学发展等方面都对中国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翻译外来典籍使旧文化中随时能注入新鲜血液可以说 .没有翻译.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翻译,世界一天也不能生存”翻译活动的 作用之大是无容置疑的.中国近两千年来翻译活动的主体——翻译人员的历史功绩是不可抹煞的但是 .翻译人员的形象 .在很多时候是负面的 .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翻译官的形象常常等同于汉奸。翻译人员负面形象只是对翻译人员群体的片面的反映 .因此 .重塑翻译人员的 形象是全面反映翻译人员地位和作用的客观要求辉是典型的“一叶障目”的行为 .是对历史的不公允的演绎“角川等人的爱、仁慈,换一个场景、换一个时代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没有必要剑走偏锋.非得在民族的伤口和人性的丰富之间狭窄的如同刀刃一般的小路上跳舞。”从民族情感上 .能否容忍把我们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放人人性拷问的命题之中?“从影片公映以来的反映看 .显然大多数观众是反对这样做的虽然陆川的用意是想再现那段历史.但民众的情感上却不愿意把我们民族的伤口赋予这样的哲学思考命题。”影片《叶问》也因为塑造了一个有良知、受日军欺凌的较正面 1 3军翻译官的形象而受到很多人的指责。有的人认为《叶问》的一大亮点就是翻译官这个角色 .“电影《叶问》对翻译形象汉奸化脸谱化的颠覆,应该算是一个进步” 抗战题材影视片中 . 3军的翻译官一律是被打上汉奸的标签 . 1 和日军勾结,作威作福而《叶问》中的翻译官却逆J x【而行,利用自己翻译官的便利,尽全力保护着叶问。“我是一个翻译,我不是

走狗,我是一个中国人!”翻译官的这句话是他的中国心的明白体现更多的时候 . 翻译官是在用自己的语言和头脑在和日本人周旋 .尽量保护身边的人.赚钱养活自己的家人 .甚至后来的叶问……千年恶人形象的翻译官在《叶问》中完成了自我的救赎,让观众看到了在沦陷的情况下 .不是每个站在! E t本人身边的中国人的心都是姓“ E ! l”的在战场上和日本人拼杀的中国人算得上英雄,而在沦陷区和日本军队周旋的翻译官为何成不了英雄?影片塑造的叶问形象是神圣、高不可攀、难以企及的, 因为他是一个完美意象与之相比.李钊的人性魅力更加切实可靠也更加真挚可贵,能做个不为走狗的翻译是一件高贵的事情。但是《叶问》中对日军翻译官的平反 .是很多观众无法接受的,因为“不管一个人本身有多少优点、客观有多少难处 .当他突破了最起码的道德底线, 他不管得到什么结局都不值得我们同情当然 .当他两眼一翻的时候 . 我们可以、也必须‘呀哎嗨呦’地吹响号子!”,“不能就此认为 F t军翻译官是无辜良民.是好人,居然有的评论的回复 (注意是回复而不是评论)认为这些人里面有英雄,简直令人吃惊!倘若抗日英雄泉下有知, 倘若那些死在日军刀下的亡魂有知 .唉.…… !无语啊无语!固然过去的电影对这类小人物要么一笔带过要么直接一竿子打到 .这类做法有失偏颇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在那段特殊的历史,要给他们平反估计是不可能的了”抗战题材影视片中汉奸翻译官的艺术形象 .切合中国人民的民族情感需要 .已经深入人心 .其艺术生命力坚强而持久。所以,虽然有《叶问》这样的影片打破了传统的汉奸翻译官形象的这种俗套.将F t军翻译官塑造为有良知、受日军欺凌的较正面的形象。但是, 这种创新往往超越了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将为日军服务的中同翻译人员塑造成汉奸翻译官 .仍然是大众乐见的

1 文学作品中的翻译官形象符号化——汉奸抗战时期有一首脍炙人 1 3的歌曲,歌词是这样的:“ 1 9 3 7年呀,日 本鬼子进了中原,先打开了卢沟桥啊/又进了山海关/ ) J l ̄火车都修到了 济南呀哎嗨呦/鬼子就放大炮啊,八路军就拉大栓,瞄了一个准啊/ 啪一—_/就打死个翻译前他两眼一翻就上了西天呀哎

嗨呦”这支歌是相当老了,名叫《八路军拉大栓》。这首歌曲反映出大众的普遍心态:日 本鬼子及其翻译官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敌人影视片中翻译人员常常是一个小人物 .但是在抗战题材影视片中.翻译官常常是片中的重要角色。抗战电影中的八大汉奸形象中,有三个就是翻译官 .可见翻译人员在抗战片中的重要地位。幽默滑稽《小兵张嘎》中的胖翻译官:“吃你几个烂西瓜算什么,老子在城里吃馆子都不给钱”这是和刘江的那句“高,实在是高”一样经典的“汉奸台 词”。胖翻译官的欺软怕硬 .以及其滑稽的形象 .不但能反衬出嘎子的 聪明伶俐.还给几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坏到骨头里汉奸形象——《烈火金刚》中的何志武:在《烈火金刚》中梁天饰演的翻 …… 此处隐藏:149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翻译官形象的演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