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导学案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导学案
专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课标要求】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
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教材内容展示】
一、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历史
1.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第一节已学)
2.以氢原子为例,简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方法——电子云。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1.电子层
2.原子轨道
3.电子自旋
三、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所遵循的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
泡利不相容原理
洪特规则
2.电子排布式、外围电子排布式、价电子
3.轨道表示式
(第一课时)
[思考]
1.核外电子质量小带负电荷,运动范围小,速度快,是否遵循宏观物体的运动规
律?电子在核外运动时是否有一定的规律?
2.科学家是采取什么方法来研究电子在核外运动的?
3.关于电子在核外的运动,你现在已经知道哪些规律?
一、核外电子的运动的特点:
1.核外电子以极高的速度、在极小的空间作应不停止的运转。不遵循宏观物体的
运动规律(不能测出在某一时刻的位置、速度,即不能描画出它的运动轨迹)。
2.可用统计(图示)的方法研究电子在核外出现的几率。
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一定范围内出现,好像代负电荷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
周围,人们形象的称为~。
电子云图中小黑点的疏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______________
关系。
3.(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不同电子层上的电子能量不同,离核越近,能量越低。
(3)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4)每个电子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为2n2(n为电子层数)。
(5)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
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思考]
(1)我们已经知道电子是分层排布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电子分层排布——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导学案
即电子分层排布的依据是什么?
(2)在多电子原子中,每一层上的电子又是怎样运动的?能量一样吗?运动区
域的形状一样吗?
(3)为什么每个电子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为2n2(n为电子层数)?为什么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一)电子层:分层依据:能量的较大差别;电子运动的主要区域或离核远近的
不同。
(二)原子轨道
[思考]
写出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氖原子第二电子层的8个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
能量都一样吗?它们运动的区域一样吗?
量子力学研究表明:这8个电子从能量上分为两组。一组有2个能量相同的电子,
另一组有6个能量相同的电子。其中2电子组中的电子的能量略低于6电子组的
电子的能量(指单个电子的能量)。这是什么原因呢?
[展示] 某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图。
[思考]
(1)该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层?
(2)各电子层上电子的运动区域的形状是否一样?分别是什么形状?
(3)第二电子层上的运动区域有无相同形状?但是否在同一方向上?
(4)已知该原子是镁,且每个区域都是由两个电子形成,请从立体空间角度设
想一下第二电子层上在什么方向上还会有两个电子?
为了描述电子在某一层中运动区域的形状和伸展方向的不同,科学家引入了原子
轨道。
1.形状
同一电子层也可以有不同的原子轨道,电子运动区域形状的不同决定轨道的类
型。
第一电子层:只一种形状——球形对称,所以就只一种类型轨道,用s表示,叫
s轨道,记作1s。
第二电子层:有二种形状,所以有二种类型轨道。分别是:
(1)球形对称,记作2s。
(2)纺锤形(或哑铃形),用p表示,叫p轨道,记作2p。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导学案
第三电子层:是否看出其中存在明显的规律,试着写一写。
有 种形状,决定有 种类型轨道。
(1) ,记作 ;(2) ,记作 。
(3)复杂形状,用d表示,叫d轨道,记作3d。
第四电子层:有
(1) ,记作 ;(2) ,记作 。(3)复杂形状,
记作 。
(4)复杂形状,用f表示,叫f轨道,记作4f。
第五电子层:有 种形状,决定有 种类型轨道。
(1)(2)
(3)复杂形状,记作 ;(4)复杂形状,记作 。
(5)复杂形状,用g表示,叫g轨道,记作5g。
2.伸展方向
相同形状的原子轨道还可有不同的伸展方向,伸展方向决定该种类型轨道的个
数。
s轨道是球形对称的,只有1个轨道。
p轨道在空间有x、y、z3个伸展方向,所以p轨道含3个轨道,分别记作:px、
py、pz。
d轨道有 个(这其中也存在明显的规律,试着写写)伸展方向,即d轨道含 …… 此处隐藏:237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