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口试导游词(4)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北京各个景点导游词
朝时抢刮黄金所致,留下了可耻的侵略罪证。太平缸的实际用途是储水,以备日常洒扫庭院和防火之用。据记载,明代每到小雪节令时,就有热火处太监给缸上加盖,缸座内加铁屉,用来烧火,防止缸内的水结冰,清代也是如此。故宫内如今有明清两代遗留下来的铜质及铁质太平缸共 口,其中这样的鎏金铜缸只有 口。(以上为殿外陈设)
各位游客跟紧我,让我们一起看看神秘的“金銮宝殿”内到底是番什么景象呢?太和殿内最主要的陈设就是正中的皇帝宝座,宝座放在地平床上,通体雕刻金龙,椅后是雕龙金漆屏风。宝座上方藻井中的龙俯首向下,两侧六根蟠龙金柱上六条龙的龙头朝向中间,所有的龙都围绕着宝座,焦点就在宝座之中的“真龙天子”身上,正所谓“时乘六龙,以御天也”。宝座前是脚踏、香筒、甪端、仙鹤、宝象等。太和殿内的宝座是明代遗物,清朝皇帝一直沿用。 年袁世凯在太和殿举行大总统就职典礼时,曾将宝座换成了西式靠背坐椅,椅背上还镶了个“中华帝国国徽”。解放初期,清史专家朱家溍偶然发现了一张光绪 年的旧照片,按图索骥,在库房内发现宝座残件,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修复,才恢复了宝座原貌。
太和殿内共有72根巨柱,其中宝座两旁有6根沥粉贴金蟠龙金柱,其余的是66根大红漆柱。所谓“沥粉贴金”,是将石粉调胶制成膏状,灌入皮囊内,再从皮囊的导管中挤出膏体,按照大红漆柱上的蟠龙图案描出立体线条,然后刷上桐油,贴上金箔。
宝座上方是盘龙藻井,藻井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下层是方形,中层是八角形,上层是圆形。井内中心雕刻的蟠龙俯首向下,口衔宝珠。宝珠外面涂有水银,称为轩辕镜,以示下面宝座上的皇帝是轩辕子孙正统嫡脉。设置藻井有镇火、防火的含义,而更主要的是为了烘托帝王的尊严。皇帝坐在太和殿内的宝座上,高出地面将近3米,如果宝座上方就是天花板,空间压抑,有碍观瞻。藻井的空间则能够给人以望之弥高,神圣庄严的感觉。
很多书籍和影视作品中经常提到金銮宝殿内金砖墁地,那么各位找找到底哪一块是金砖呢?其实金砖并不是用黄金制做的,我们眼前这种油黑光亮的方砖就是金砖。之所以称它为“金砖”,是由于这种砖质地细密,敲击时能发出金石之声。金砖的制做要经过选料、练泥、制坯、阴干、烧制等多道工序,仅烧制工序就需要 天才能完成。在太和殿铺设时,先按尺寸切磨加工,以使墁好的地面严丝合缝,然后再经过抄平、铺泥、弹线等几道工序把砖铺好刮平,最后在墁好的金砖上浸透生桐油才算完工,真是造价昂贵如金啊!太和殿内所铺的金砖,几百年来依然油黑光亮,不滑不涩,隔潮透气。金砖的主要产地是苏州,一是由于当地土质细腻,可塑性大,是很好的制砖原料,二是苏州地处大运河畔,运输非常便利。(以上为殿内文物)
明清两代对皇宫的安全保卫工作十分重视,制定了严格门禁制度、宿卫制度、合符制度等,以保证宫中安全,可以说是禁卫森严。但清朝光绪年间,居然在皇帝的金銮宝殿内发生了一桩怪案。一天晚上,宫内值班章京巡查安全时,发现太和殿西侧一扇窗户脱落,并听到殿内有响动,赶紧由下到上报告内务府大臣,当率兵打开太和殿后,发现殿内有一人手舞足蹈,并从这个人身上搜出了刀子、洋火等。此事非同小可,经严加审讯后了解到此人是大兴县人,29岁,叫贾万海,其余事情便再也问不出来了。最后让医生检验,得出贾万海有“肝火挟痰”之症,以至神智惊惶,语无伦次,是个疯子,结果将他处以绞刑了事。但是一个疯子怎么会带着凶器,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到金銮宝殿里去了?是真疯还是假疯?进宫前就是疯子,还是被刑讯副疯的?还是硬说成他是疯子?这些至今不得而知。(以上为重要事件)
好!参观完太和殿,各位游客随我一同去前朝三大殿中的另一座重要殿宇——中和殿。
上一篇:学生住宿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