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总复习
时间:2025-04-24
时间:2025-04-24
.
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
第一节
水在哪里
一、地球上水的组成和分布1.水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水的分布:海洋、大气、河流、湖泊、 沼泽、 冰川、生物体、地下等 3.水体名称:
分类1: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分类2:淡水、咸水; 分类3: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
.
4.水体的比例冰川水 68.69%永冻土底冰0.86% 土壤水 0.05% 湖泊淡水 0.26% 沼泽水 0.03% 河流水 0.006% 生物水 0.003% 大气水 0.04%
海洋水 96.53%
2.53%
地下淡水 30.06%
其他 水体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0.94%
.
二、水与生命1.水是地球生命有机体的组成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儿童可达4/5 (水母含水量最高)
2.生物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水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天平均约需要2.5升水.
3.不同环境下的生物,对水的适应 能力不同。
.
1. 生物失去水途径有哪些?动物:呼吸、排汗、排尿、排便植物:表面蒸发、蒸腾2. 生物不断补充水份的途径有哪些?
动物:喝水、摄食
植物:利用根吸收水
.
三、水的循环
.
内因
外因
类型
意义
水 汽 ② ③
① ⑦
水 汽
⑧
④⑥ 陆 地
⑤
海 洋
.
三、水的循环成因:水的三态变化(内因); 太阳辐射、地心引力(外因)
1.水循环的过程
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途径:海陆间循环(海洋—大气—陆地) 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
2、水循环的意义:(1)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 的纽带,使水圈形成一个动态的系统; (2)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 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 命。 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更新最快———— 大气水 更新最慢———— 冰川
.
第2节
水的组成
什么是物理变化? 什么是化学变化?
.
一、实验探究:水的电解
1、水的电解装置长颈漏斗
顶端带有活塞的玻管(带刻度尺) 分别与直流电源的 阴阳极 负极、正极相连
.
2、水的电解(电解水)实验过程:实验现象: A、通电后,阴阳两极 产生了什么现象? 两极上产生了大量的气泡, 且阴极产生的气泡比阳极 产生气泡又快又多。
B、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了什么变化?两支玻璃管内的液面都在下降,但阴(负)极的液面下降的 较快。它们的体积比为:V正:V负=V 氧气:V氢气=1:2
C、检验两种气体的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能使其复燃的是氧气。 用燃着的木条点燃,能使其燃烧且有淡蓝色火焰产生 的气体是氢气(氢气不纯时,有尖锐的爆鸣声)
.
检验水的分解 (实验)收集到的氢气 与氧气体积比
氢气(阴极)
氧气(阳极)
2 :1
可
燃,蓝色火焰 检验 带火星木条复燃 或燃着的木条燃烧 的更旺
.
2、水的电解(电解水)实验 D、实验结论: (1)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能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
水
通直流电
氧气+ 氢气 (文字表达式)
(2)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3、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为什么? 能否说氧气和氢气是水的组成成分?
.
二、水的性质颜色 气味 状态无色 无味
沸点
1标准大气压下 100℃ 1标准大气压下 0℃水结成冰时体积膨胀。4℃ 时水的密度最大,4℃以下 时,水热缩冷胀; 4℃以上 时,水热胀冷缩。
凝固点
水的异 常温下液体 常现象
拓展:水还有哪些性质? 纯净的水是不良导体、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