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讲义(2010)04-08全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中药学讲义
中 药 学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楼一层
中药学讲义
第五章 解表药一、含义 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表征的药物, 称为解表药。 根据解表药的药性和功效主治差异,常将其分为: 发散风寒药与发散风热药两类。 有时又有称为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者。
中药学讲义
第五章 解表药二、功效与主治 本章内的所有药物都具有解表功效,可主治外感表证, 症见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而不畅, 脉浮,或有鼻塞流涕、咽痒、咳喘等表现者。发散风寒药 与发散风热药,除主治风寒表证(感冒风寒)和风热表证 (风热感冒)外,风邪所致的头昏头痛、目赤咽痛、皮肤 瘙痒等,亦多选用;此外,本类药还分别兼有止痛及透疹 等其他多种功效,因而又有其相应的主治病证。这些内容 将分述于以下两节的概述之中。
中药学讲义
第五章 解表药三、性能特点 解表药气味大多芳香,性质轻宣疏散,主要用以 发散表邪,根据五味中“辛能散”的理论,故一般为 辛味;发散风热药因能清泄,又多兼苦味。其作用趋 向为升浮,能疏散经肌肤或口鼻内犯的邪气,或开腠 发汗,使表邪随汗而外解。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足 太阳膀胱经亦主一身之表。以脏腑辨证而言,则表证 在肺;以六经辨证或经络辨证而言,则表证当属膀胱 经的证候,故解表药的解表功效归此二经。现代中药 学多谓其归肺经,而古代本草多言其归膀胱经。在药 性方面,发散风寒药偏于温性,发散风热药偏于寒凉。
中药学讲义
第五章 解表药四、配伍应用 使用解表药,应区分表证的寒热,四时气候变化 及患者体质的不同,因证选药并作适当的配伍。如风 寒表证宜选用发散风寒药,风热表证宜选用发散风热 药。温热病邪在卫分,宜用发散风热药,并辅以清热 解毒药;表证夹湿,宜以祛风胜湿的解表药为主,并 合用化湿之药。若体虚之人外感,应辨别不同的正气 虚衰,分别与益气、助阳、养血及滋阴药配伍,以扶 正解表。此外,还可依据兼有症,进行必要的配伍。 如见咳喘痰多,或气滞胀闷、呕恶者,可与化痰、止 咳、平喘药,或行气和中药同用。
中药学讲义
第七章 解表药五、使用注意 使用解表药,尤其是发汗解表药,服用量不可过 大,应以微令汗出,得汗即止为原则,可使邪气外出, 而正气不伤;发汗是使人体阳气蒸化津液,并从汗孔 出于体表,如发汗太过,汗出淋漓,既会伤阴,又有 亡阳的危险。 在药材方面,解表药多为芳香质轻之物,一般不 宜久煎,以免挥发性有效成分逸散而药效降低。此外, 发散风寒药之汤剂宜饭后热服,药后温覆其体,可助
散寒解表之力。
中药学讲义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发散风寒药性味辛温,故又称辛温解表药。 其辛能外散风邪,温可祛寒,以发散肌表风寒 邪气为主要功效,主治风寒表征,症见恶寒发 热,头身疼痛,口不渴、苔白而润,脉浮紧, 或兼咳喘,鼻塞流涕者。 本类药物,性偏湿燥,多能开腠发汗,忌 用于燥热内盛者;平素阴虚津亏,表虚不固而 外感风寒者,亦当慎用。
中药学讲义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麻黄 Herba Ephedrae 桂枝 Ramulus Cinnamomi
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 Ephedra 本 品 为 樟 科 植 物 肉 桂 Cinnamomum sinica Stapf. 、 木 贼 麻 黄 E.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 equisetina Bge. 或 中 麻 黄 E.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肺、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 Mey. 心、肾、肝经。 的干燥草质茎。 【功效】发汗解表,温通经脉,温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 助阳气。 膀胱经。 【应用】用于风寒表证,寒凝血淤 【功效】发汗解表,平喘,利尿。 及风寒痹证等多种里寒证,阳虚证。 【应用】用于风寒表实证,喘咳证, 水肿。 【备注】麻黄根有止汗作用
中药学讲义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紫苏 Folium Perillae 生姜 Rhizoma Zingiberis Recens
本 品 为 唇 形 科 植 物 紫 苏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Perillae frutescens (L.) officinale Rosc. 的 新 鲜 根 Britt.的干燥叶和茎。 茎。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 脾、胃经。 脾、胃经。 【功效】发散风寒,行气宽中。 【功效】发散风寒,温中止 【应用】用于风寒表证,脾胃 呕,温肺止咳。 气滞及呕吐。 【应用】用于风寒表证,胃 寒及呕吐证,肺寒咳嗽。
中药学讲义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荆芥 Herba Schizonepetae本 品 为 唇 形 科 植 物 荆 芥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 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肝 经 。 【功效】祛风解表,清头目,利咽喉, 止痒,透疹,炒炭止血。 【应用】用于外感表证,风邪所致 的头昏头痛、目赤多泪、咽喉痒痛、 皮肤瘙痒,麻疹初起、疹出不畅, 多种出血证。
防风 Radix Saposhnidoviae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 Turcz.) Schischk. 的干 燥根。 【性味归经】辛、微甘,微 温。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祛风解表,祛风湿, 止痛,止痉。 【应用】用于风寒表证,风 湿痹证,破伤风。
中药学讲义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白芷 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 本 品 为 …… 此处隐藏:210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