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馆建筑设计分析
时间:2025-04-24
时间:2025-04-24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结课论文
专业班级: . 姓 名: .
学 号: . 指导老师:
日 期: .
目录
摘要 2
一、博物馆简介 2
二、博物馆的发展 2
三、外立面分析 2
四、博物馆建筑造型设计 2
五、功能分析 3
六、室外分析 3
七、室内分析 4
八、广场与建筑的空间关系 4
河南博物馆建筑设计分析
关键字:河南博物馆 发展 造型设计 功能 室外 室内
摘要:河南博物馆是河南省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级的公益性大型文化设施。具有什么重要
的历史意义,其建筑的形式气势雄浑,还有它外形独特的 “金字塔”都为博物馆增添了太
多的亮点。这么多年的发展,让河南博物馆拥有了众多的珍贵物品能让世界更了解河南博大
精深的文化。不论是它的外观设计还是它的功能和室内外设计,都体现出它独一无二的简洁
的风格。
一 、博物馆的简介
河南博物院坐落于郑州市农业路中段,占
地156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展馆面积
1万余平方米,馆藏文物14万件。院区整体
布局结构严谨,取九鼎定中原之寓意,中央为
主展馆,建筑形式气势雄浑,充分体现出源远
流长的中原文化特色。院区内环境幽雅,展厅
内陈列精致,设有大型基本陈列“中原古代文
明之光”,“河南古代玉器”、“楚国青铜艺术
馆”、“明清珍宝馆”等若干专题陈列,共展出
各类珍贵文物5000余件。作为首批中央、地
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是了解河南、感知
河南的文化殿堂。
二、博物馆的发展
河南博物院是现代化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坐落在河南省会郑州市环境幽雅的农业路中
段,占地面积156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是我省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级的公益性大型
文化设施。它的前身是1927年在开封创建的河南博物馆,在70年的发展过程中,她曾先后
易名民族博物馆、省立博物馆等,并于1961年由开封迁至郑州。1997年7月,河南省博物
馆与中原石刻艺术馆合并,更名为河南博物院。
三、外立面分析
中高两低以弧形方式将建筑平面对称铺开,以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遗址——登封元代
观星台为原型,经艺术夸张演绎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整体建筑共有九座,采取中国传统建
筑中心对称布局,有九鼎定中原的寓意。它具有东西南北四正向的定位,其四角由四根斜梁
互撑,可为四维,整体而论,构成四面八方,体现出易经八卦的特质;金字塔顶,指向北中
天,象征中原乃地心天中;金字塔形主体展馆与灵宝黄帝陵、郑州商代小双桥遗址中的祭坛
十分相像。
其底部为长63米的正方形,高45.5米,内部设计五层,其中地下一层。整个建筑群设
计以雄浑博大的“中原之气”为核心,线条简洁遒劲,造型新颖别致,风格独特,气势恢宏,
融民族风格、地方特点、时代神韵于一体,堪称一座凝聚着中原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不可
多得的标志性建筑。
四、博物馆建筑造型设计
馆区中心部位为主展馆,高45.5
米,以元代登封的观星台为外观雏形,建筑平面以正
方形为母体,主体建筑便自然演绎而形成了“金字塔”造型。冠部呈方斗状,恰似扬斗以承
“甘露”,下接覆地斗以纳“地气”,其中心位置精细设计了一个透明的圆洞。大斜面从建筑
构造的需要加上白色乳钉图案,形似青铜器上的乳钉纹样和传统建筑板门的门钉形状,主体
斜面的四周顶部浅蓝色的透明窗及顶部垂直而下的透明采光带,具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
磅礴气势。主体建筑造型奇特,其实宏伟,独具现代艺术风格,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博大
精深的中原文化特征。 整个河南博物馆建筑群采用了传统建筑中轴对称、主从有序的布局
手法,从总平面上看,四隅分布附属建筑,聚散有致,和谐统一,寓意“九鼎定中原”。建
筑群呈四面辐射状,寓意中原文明向四周传播。假如我们从上鸟瞰整个建筑群,则宛若“大
鹏展翅”向天飞,主体建筑如大鹏身躯,展馆大门就像大鹏的头部,两侧配楼恰似大鹏的翅
膀,后边与文物库房相连的过廊,更是大鹏之尾。整个造型象征着古老中原再现历史的辉煌,
经济文化的全面振兴和腾飞。
五、功能分析
从功能上来看,博物院的建筑的平面组合采用了
放射性的方式将个展区于放射式的方式分开,并且除
大门入口外,在左右两边又各设置了两个出口,尽可
能的避免人流过于拥挤而引起的场馆进出口堵塞情
况。停车场位于博物馆前面即主入口的旁边,由于受
场地的制约车流入口与人流入口并没有分开而是公
用。室外种植了大量乔木植物于营造一种宏大壮阔的
感觉,还有各种供休息和停留的设施。
从博物馆内部功能来看,博物馆有以下功能房间: …… 此处隐藏:83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