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达广告公司薪酬考核管理办法_abc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艺达广告公司薪酬考核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为实现公司总体营销战略目标,
完成报社下达的全年广告和利润考核指标,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促进管理进步,本着“以人为本,提高效率”的原则,建立公开、公平、公正、合理的薪酬考
核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公司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根据公司相关管理办法制定,适用于公司全体工作人员。
三、制定原则
本办法的制定原则:
1、效率优先原则:效率优先就是根据考核对象的工作业绩(主要来自部门分派的工作量和业务量的完成和拓展情况),以及在工作和完成过程中的表现,客户维护、内部协作等内容的部门考评情况。
2、兼顾公平原则:所有考核对象和负责执行考核的人员和标准,兼顾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考核小组对考核结果有权利进行横向比较和适当调整。
3、一线倾斜原则:本考核办法始终面向一线业务人员倾斜,考核倾斜,分配倾斜。
4、综合考评原则:综合考评主要是指由公司综合管理部、平面部、网络部、户外部、各中心部负同志参与的重大或年度最终考评项目的综合考评,考评小组的意见形成以后,报经理办公会议讨论决定最终考核结果。
人员薪资
1、基本薪资设固定薪资与绩效薪资:
普通员工的基本工资70%正常发放,30%为绩效工资;部门经理、的基本工资的60%正常发放,40%为绩效工资;绩效工资与业务完成率挂钩,做绩效考核。
任务按月分解,任务完成,即可有与业务挂钩全额绩效;完成90%,绩效为80%;完成80%,绩效为70%;完成70%及以下,全额扣除与销售目标挂钩的绩效工资部分。
2、业务薪资:
业务指标:员工按照公司下达业务量情况进行考核。对各部门各员工每个月下达考核任务,任务内完成按照15%提成;超额完成任务,超额部分按照20%提成;翻倍完成,超过翻倍部分按照30%提成。提成明细:15%归个人(含客户维护费)。
①现金回款:超过回款周期1个月仍未回款的(即报纸刊登3个月),予以警
告,并将提成比率降低5个点;超过回款周期2个月仍未回款的,予以严重警告,并将提成比例降低8个点;超过回款周期三个月仍未回款的,暂停员工其他工作,专做回款,并将提升比例降低12个点。
②实物回款:
A.对于公司必须的物资,可以以市场实际销售价格全额抵顶广告款。非公司必需物资,按市场实际销售价格抵顶广告款,但最高抵70%,剩余30%必须以现金形式。
B.回款期内,客户要求以实物抵顶广告款的,提成形式以实物提成。
C.超过回款周期1个月仍未回款的,且客户以实物抵顶广告款的,提成形式为实物,同时提成比率降低5个点;超过2个月的,提成比率降低7个点;超过3个月者,提成比率降低12个点。
四、薪酬模式
总收入=岗位工资+绩效奖金+津贴补贴。
实际收入=总收入- 扣除项目。
)业务人员绩效奖金=月度销售考核奖金+ 年终考核奖金。
)管理人员绩效奖金=月度管理考核奖金 + 年终考核奖金。
)公司员工获得的单项奖励理论上包括在绩效奖金里面,但考核时根据项目考核管理办法执行;
)项目单项列支的计入项目成本,部门考核列支的计入部门成本,并按规定计算工资总额。
)津贴补贴:车辆补贴、话费补贴、差旅补贴等。
)扣除项目:个人所得税、社保和住房公积金个人支付部分、以及其他应扣款项等等。 说明:
岗位工资:根据公司规定核定的各岗位的基本工资标准发放的工资。
绩效奖金:
业务员或业务部门销售业绩完成一定额度、或管理部门管理达到一定标准或完成月度工作任务,为奖励员工辛勤努力工作而设立的薪资项目,绩效奖金分为月度考核奖金和年度考核奖金。
津贴补贴:
是指公司对某些岗位和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给予一定补助的费用。
设置原则:
绩效奖金高于岗位工资(一线人员),公司通过高奖金的形式鼓励工作人员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加广告业务量,让广告销售业绩突出者实现高奖金高收入;除津贴补贴外,其他各项收入根据规定全部纳入工资管理。
五、岗位工资
岗位工资说明
岗位工资是公司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重要收入来源,它是公司工作人员的基本收入,是工作人员最基本的生活和工作保障。
岗位工资是根据职务高低、岗位责任繁简轻重、岗位重要程度、工作条件等的 不同而确定的,公司工作岗位、岗位工资系数和岗位工资的设置参照公司2013年工资标准(附表1)执行。
岗位工资管理办法
岗位工资管理:按照公司薪酬制度有关办法,员工根据聘用的岗位和级别,核定岗位工资等级,首次确定岗位(新进或新聘用的员工)按同类岗位系数的0.8-0.9 执行。
岗位工资调整:根据公司经营效益,经经理办公会议批准可以对岗位工资进行调整。原则上,每年年初进行岗位工资的考核和调整。年度考核终了,调整等级;对于岗位变动的,根据“晋升增薪、降级减 …… 此处隐藏:297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我国高性能计算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