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时间:2025-04-22
时间:2025-04-22
杜 甫
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
教学目标:1:品读诗歌准确、精炼的语言。 2:体会作者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 民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因 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 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 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与 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 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 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 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 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他被誉为 “诗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选自《杜工部诗》。
诗词欣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写作背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即杜甫 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当 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流寓 成都三年,靠亲戚朋友帮助维持 生活。这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 好不容易在城西七里的浣花溪边 找到一块荒地,盖起了一间茅屋, 总算有了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 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诗 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 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
题 解★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歌”指歌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汉 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 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 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 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为:被。歌:诗的体例。 意思是茅屋被秋风所破坏。
扫除障碍读准下列画线字的读音:
há o 怒号wù 突兀zhuǎn
juà n 挂罥qīn 布衾
chá ng 长林梢
bì 庇护
chó ng 三重茅
à o 沉塘坳
qǐng 飘转 俄顷
n sāng shà xià 丧 乱 广 厦 见 此屋
把握句读 (1)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3)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深情诵读要求:读出诗人的愁苦,读出诗人的潦倒,读 出诗人的痛心、痛惜、痛苦,读出诗人发自肺腑 的祈盼,读出他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上一篇:回收白银的几个方法
下一篇: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