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
苍溪县陵江镇第三小学校 姚晓利
本课以“感知—活动—体验—应用”为主线展开教学,体现了以下特点。
首先,跨越课堂,让学生在社会中,家庭中学习知识,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在调查、询问、查找中,初步感知“吨”的 知识,为抽象的新知探究奠定基础,引入课题关于吨的话题, 抓住学生“童心”激发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情绪高昂,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主动积极地参加到学习的过程中。
其次,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选取事物。例如:通过“搬水桶”、“算同学体重”等活动,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堂内能提供的条件来感知体验一吨。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 抱25千克的同学、拎20千克纯净水等让学生体会1吨有多重。围绕“能同时过桥吗” 在解决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吨”的概念、吨和千克的关系。在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激活学生解题思维的有效方法,也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应用价值的过程。通过对情境图的理解,解决方案是开放的,既巩固新知又关注个性,让学生用所学“吨”的知识解决小动物的“过桥问题”、“货车、电梯的载重量”、“多少物体的重量约1吨”、“哪些物体的质量要用吨作单位”、“估计一些大动物的质量”等。在日记的欣赏中,既
认识了正确使用质量单位的重要性,同时也渗透了情感的熏陶。使学生体验到“吨”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学习“吨”的知识能解决许多生活实际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上一篇:物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下一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