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4.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
(1) 五禽戏
“人体欲得运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 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
由此,华佗创编五禽戏——仿虎之扑动前肢,仿鹿之伸转头颈,仿熊 之伏倒站立,仿猿之脚尖纵跳,仿鸟之展翅飞翔
华佗说:“效仿五种禽兽的动作,学虎,甩臂、踢腿要有劲;学鹿, 伸转头颈、举手投足动作要灵巧;学熊,伏倒起身动作求缓求沉;学 猿,跳动、攀爬要求活跃轻巧;学鸟,要学习手足轻飘而动。”
(2)八段锦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气功动功功法,由八节组成 ,体势动作古朴高雅,故名八段锦。八段锦的体势有坐势和立势两种,坐势练法恬静,运动量小,适于起床前或睡觉前穿内衣锻炼。立势又称武八段,运动量稍大,养生效用堪比简式太极拳,而姿势要求却相对较少,针对性强,是不可多得的一套导引术。 ☆坐式八段锦
口诀
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左右敲玉枕,二十四度闻。 微摆撼天柱,动舌搅水津。 鼓漱三十六,津液满口生。 一口分三咽,以意送脐轮。 闭气搓手热,背后摩精门。 尽此一口气,意想体氤氲。 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 翻掌向上托,弯腰攀足频。 以候口水至,再漱再吞津。 如此三度毕,口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 任督慢运毕,意想气氤氲。 名为八段锦,子后午前行。 勤行无间断,去病又强身。 练法
1.宁神静坐:采用盘膝坐式,正头竖颈,两目平视,松肩虚腋,腰脊正直,两手轻握,置于小腹前的大腿根部。要求静坐3-5分钟。
2.手抱昆仑:牙齿轻叩二三十下,口水增多时即咽下,谓之"吞津"。随后将两手交叉,自身体前方缓缓上起,经头顶上方将两手掌心紧贴在枕
骨处,手抱枕骨向前用力,同时枕骨后用力,使后头部肌肉产生一张一弛的运动。如此行十数次呼吸。
3.指敲玉枕:接上式,以两手掩位双耳,两手的食指相对,贴于两侧的玉枕穴上,随即将食指搭于中指的指背上,然后将食指滑下,以食指的弹力缓缓地叩击玉枕穴,使两耳有咚咚之声。如此指敲玉枕穴十数次。
4.微摆天柱:头部略低,使头部肌肉保持相对紧张,以左右"头角"的颈,将头向左右频频转动。如此一左一右地缓缓摆撼天柱穴20次左右。
5.手摩精门:作自然深呼吸数次后,闭息片刻,随后将两手搓热,以双手掌推摩两侧肾俞穴二十次左右。
6.左右辘轳:接上式,两手自腰部顺势移向前方,两脚平伸,手指分开,稍作屈曲,双手自胁部向上划弧如车轮形,象摇辘轳那样自后向前做数次运动,随后再按相反的方向前向后作数次环形运动。
7.托按攀足:接上式,双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双手作上托劲;稍停片刻,翻转掌心朝前,双手作向前按推劲。稍作停顿,即松开交叉的双手,顺热作弯腰攀足的动作,用双手攀两足的涌泉穴,两膝关节不要弯曲。如此锻炼数次。
8.任督运转:正身端坐,鼓漱吞津,意守丹田,以意引导内气自中丹田沿任脉下行至会阴穴接督脉沿脊柱上行,至督脉终结处再循任脉下行。
☆站式八段锦
口诀
双手托天理三焦,
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
五劳七伤向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两手攀足固肾腰 。
攒拳怒目增力气,
背后七颠百病消。
图解
(3)太极拳
太极拳名为太极者,盖取法于易经阴阳动静之理,盈虚消长之机。 运动作势,纯任自然,圆活运动如环之无端,循环往复,无休无 止,气象万千,变化莫测,故名之曰“太极拳”。
太极拳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太极拳的增强体质,祛病延年,深受国内外群众欢迎。据了解,全国已有几千万人在练习太极拳。练习太极拳有助于人们的身体姿势,心理功能和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练功主要环节是调心(意识锻炼)、调息(呼吸锻炼),调身(姿势锻炼)所组成。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调心在三者之中起着主要的主导作用,三者在意识的主动控制下,发挥整体功能作用。
上一篇:国际市场营销重点名词解释
下一篇:项目财务评价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