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课件(42张)
时间:2025-04-24
时间:2025-04-24
教学目标: 1、记忆:郑和下西洋、到达的区域;清朝 闭关政策的含义。 2、理解: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 的壮举;闭关政策。 3、分析:清朝实行闭关政策。
一 、郑 和 下 西 洋
郑和是什么人? 西洋是指什么地 方?
郑和,本姓马 ,小名三宝,云南 人,回族。12岁入 王府为宦者,明成 祖即位后,赐他姓 郑,升为内宫太监 ,世称三宝太监。
文莱
一、明朝开放外交——郑和下西洋1.西洋的概念明代把文莱以西, 包括印度洋沿岸一带 称为“西洋”。
2.为什么要下西洋? (目的)为了加强对外友 好往来,宣扬国威。
文莱
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7次远航,最 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时间: 1405~1433年 2、次数: 七次 明代把文莱以西的地方叫西洋。 3、西洋的含义: 4、出发地点: 刘家港 5、到达最远的地区: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6、范围 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 7、远航目的: 宣扬国威;西洋“取宝” 8、条件:①社会安定,国力雄厚;②先进的造船 技术和航海技术。③郑和具有航海经验 9、影响:和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1、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比欧洲的远航早半个世纪。 2、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经济交流; 3、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社 会经济发展。 1、不计经济效益; 2、输出物品……强征硬派…… 3、明朝国力衰退,遭废止。
材料: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郑和 哥伦布 亚非(最远到非洲东 航程远 到达美洲 地点 海岸和红海一带) 1492-1504年 时间 1405-1433年时间早、历时长 次数多 7次 4次 次数 人数 27800人 88人 人数多 200 多艘 船数 3艘 (大号宝船62艘) 大号宝船 船只 长24.5米 规模大 长 151.8 米 大小 宽 6米 宽61.6米 姓名
想一想,郑和航海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
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 在海上可能遇到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
明成祖朱棣为 什么要派人下 西洋呢 ?“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 目的:宣扬国威,到西洋“取宝” 加强明朝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马 六 甲 华 人 朝 拜 郑 和 庙
郑和与欧洲航海家具有什 么精神呢?郑和精神是什 么呢?
马 六 百折不挠、积极进取、不畏艰难的探险精神。 甲 三 开放交流、勇于开拓、和平宽容、 宝 庙 自强不息、睦邻友好、献身祖国。 三 郑和航海壁画 宝 南京各界人士祭奠郑和 井 印尼三宝庙
郑和航海油画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1、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经 济交流; 2
、推动华侨移居南洋; 3、促进了南洋社会经济发展。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 宣扬国威; 到西洋“取宝”。 1、不计经济效益; 2、输出物品……强征硬派…… 3、明朝国力衰退,遭废止。
如何评价郑和下西洋呢?评价方法:一分为二
1.积极:A.它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地位) B.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C.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2.消极:无经济效益,导致国力衰退, 后成为“弊政”被废止
贡赐贸易,厚往薄来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