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泻谨防脱水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婴幼儿腹泻谨防脱水
羊羊100营养师常说的拉肚子就是腹泻,是婴儿常见疾病之一。
因为婴儿生长迅速,新陈代谢旺盛,所需营养物质较多,但胃肠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胃酸及消化酶的分泌较少,再加上自身抵抗力较弱,一旦遭到病毒或细菌的侵袭或某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就容易发生腹泻。
两个标准判断婴儿是否拉肚子
一看排便次数有没有明显增多
婴儿每天排便1-2次属于正常情况。腹泻时排便次数明显增加,轻微时一天之内有4-6次,严重时可达10次以上。
二看大便的质地是否有变化
排便良好的婴儿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质地较软,其间或许夹杂一些未消化的食物颗粒。腹泻时大便很稀。能稀到什么程度呢?能稀到像蛋花汤那样,或者水那样。某些原因引起的腹泻还可能排出粘液便或黏脓血便。
腹泻不可自行治疗
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必须先查明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切不可随意用药。随意用药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延误治疗时机。
腹泻的同时出现呕吐、发烧、烦躁及精神不佳的症状,或者一天大便次数超过10次,必须立即去医院,以防脱水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你知道吗?
便秘与腹泻时由肠道功能紊乱引起排泄的两个极端症状。前者是肠道内的废物排泄困难,粪便非常干燥和坚硬。后者是粪便的水分增加至85%以上,呈泥状或水状,排泄不止。 引起腹泻的常见原因
腹泻分为生理性腹泻与病理性腹泻。这两种腹泻起因不同,症状表现也不同。新手父母应该学会分辨两者之间的区别。
第一种:生理性腹泻
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出生6个月之内,可能会出现一种特殊的腹泻,即出生后不久开始排黄绿色稀软大便,叫做生理性腹泻。这种腹泻不需要治疗,原因是有些婴儿的胃肠道对母乳产生了轻微的不适应。并非所有婴儿都会发生生理性腹泻。生理性腹泻有6个明显特点: 只有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才有可能发生。
主要发生在出生6个月之内的婴儿身上,特别好发于新生儿身上。 婴儿食欲及生长不受影响,体重增长正常。
出生时大便次数较多,大便质地也较稀,大约出生2周后情况好转,随着月龄的增长,腹泻的症状也随之趋向正常。
常在喂奶后排便,大便中带有奶瓣或一点点透明粘液。
除了腹泻外,婴儿并没有其他异常症状。
你知道吗?
生理性腹泻是由婴儿的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引起的,大多在添加辅食后就会慢慢自愈。如果一直没有好转,或每日大便次数达到10多次,就应该引起注意,需考虑带宝宝去医院诊治。
第二种病理性腹泻
导致病理性腹泻的原因很多,与病毒、细菌、婴儿自身状况及外界环境等都有密切关系。引起病理性腹泻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
肠道内感染病毒或细菌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感染途径,并且多与喂养不当有关,如奶瓶未经严格消毒,食用已经变质的奶等。因此,人工喂养的婴儿更容易患上腹泻。
对策:奶瓶、奶嘴等每日用沸水煮,能杀灭大部分细菌。一次没喝完的奶立刻倒掉,不能下次热热后再喂给宝宝,因为奶水中的细菌繁殖非常迅速,尤其是炎热的夏季,半个小时左右奶就变酸了。
肠道外感染病毒或细菌。
其他器官受到感染,比如中耳炎、泌尿系统感染、皮肤感染及其他急性传染病等也可引起腹泻。病毒在体内会沿循环系统传播,使消化道的功能发生紊乱引起腹泻。
对策:宝宝出现发热、皮肤感染等症状时,必须立即去医院;对已经患上炎症的宝宝,要及时补充水分,仔细护理发炎部位,避免感染扩大。
喂养不当而感染
不科学的喂养方式无法养育一个健康的宝宝,却极有可能养出一个爱拉肚子的宝宝。不当喂养是造成婴儿腹泻的常见原因之一。给婴儿吃的太多,因加重消化道的负担而引起腹泻,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过量添加淀粉及脂肪,以及突然改变辅食的种类及数量,都可导致消化道紊乱。
另外,还有些宝宝对配方奶中的乳糖耐受不好,或对食物中的某些物质过敏,也可能发生腹泻。
对策:别因为担心宝宝长不胖而喂奶过量,如果宝宝不吃了就不要再喂;添加辅食必须遵循种类由单一到多样,质地由稀软到半硬,数量由少到多的原则,盲目添加过多过量辅食不可取;给乳糖耐受不良的宝宝更换配方奶粉,挑选成分中含乳糖较少的品牌;对某些食物过敏的话,就减少或不再给宝宝吃这种食物。
外界因素的刺激
气候的变化,季节的更替,会给婴儿的生理带来影响。当这种影响使消化酶及胃酸分泌
减少时,消化功能就变弱了。
对策:在换季和气温变化较大的时期,宝宝的饮食必须清淡易消化;在气候不好的时候不要给宝宝断奶,也不要添加新的辅食,以免加重胃肠的负担;夏天晚上睡觉时给宝宝的肚子上盖一条毛巾,避免腹部受凉后拉肚子。
腹泻时必须防止脱水
大多数腹泻都能在家里护理和治疗,唯一需要去看急诊的是宝宝出现脱水时,比如:
宝宝嘴唇发干、起皮。
超过6个小时没有小便。
宝宝眼窝凹陷,脸色苍白。
精神不振、嗜睡。
如果发上以上情况,你必须立即带宝宝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