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调研数学(文)一轮复习课件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应用举例)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课 前 自 助 餐 授 人 以 渔
第2课时
正、余弦定理应用举例
课 时 作 业高三数学(人教版)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课 前 自 助 餐 授 人 以 渔
考纲下载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 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课 时 作 业高三数学(人教版)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课 前 自 助 餐 授 人 以 渔
请注意!通过三角形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近几年高考中, 以三角形为背景进行三角函数的求值、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和实际应用问题 等类型的题目逐渐增多.如:2010年辽宁卷17题,福建卷18题等.
课 时 作 业高三数学(人教版)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课 前 自 助 餐 授 人 以 渔
课前自助餐课本导读
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常见题型有:测量距离问题、测量高 度问题、测量角度问题、计算面积问题、航海问题、物理问题等.
2.实际问题中的常用角
课 时 作 业高三数学(人教版)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课 前 自 助 餐 授 人 以 渔
(1)仰角和俯角 在视线和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仰角,在水平线下 方的角叫俯角(如图①).
(2)方位角 指从正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如B点的方位角为α (如②). (3)坡度:坡面与水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度数.
课 时 作 业
高三数学(人教版)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课 前 自 助 餐 授 人 以 渔
教材回归1.在某点B处测得建筑物AE的顶端A的仰角为θ,沿BE方向前进30 m
至点C处测得顶端A的仰角为2θ,再继续前进10 3 m至D点,测得顶端A的 仰角为4θ.则θ的值为( A.15° C.5° ) B.10° D.20°
答案
A
课 时 作 业高三数学(人教版)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课 前 自 助 餐 授 人 以 渔
解析
如图所示,由已知AE=30·sin2,AE=
10 3 ·sin4θ,所以30·sin2θ=10 3 ·sin4θ,所以 cos2θ= 3 ,因为2∈(0°,90°),所以2θ=30°,所 2
以θ=15.
课 时 作 业高三数学(人教版)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课 前 自 助 餐 授 人 以 渔
2.(2011· 《高考调研》原创题)如图,在2011年6月““舟曲特大泥石 流””灾区的搜救现场,一条搜救狗从A处沿正北方向行进xm到达B处发现 一个生命迹象,然后向右转105°,行进10m到达O处发现另一生命迹象, 这时它它向右转135°后继续前进可回到出发点,那么x=________.
答案
10 6 3
课 时 作 业高三数学(人教版)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课 前 自 助 餐 授 人 以 渔
解析 ∵∠BOA=45°,∠A=180°-75°-45°=60° x 10 ∴ = , sin45° sin60° 10 6 ∴x= . 3
课 时 作 业高三数学(人教版)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课 前 自 助 餐 授 人 以 渔
3.如图,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A的同侧,在所在的河岸 边选定一点C,测出AC的距离为50m,∠ACB=45°,∠CAB=105°后, 就可以计算出A、B两点的距离
为(A.50 2m C.25 2m B.50 3m 25 2 D. m 2
)
答案
A
解析
AB AC 由正弦定理得 = , sinB sin∠ACB
2 50× AC·sin∠ACB 2 AB= = =50 2(m). sinB 1 2高三数学(人教版)
课 时 作 业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课 前 自 助 餐 授 人 以 渔
授人以渔题型一 测量距离问题
例1 如图所示,为了测量河对岸A,B两点间的距离,在这一岸定一基线 CD,现已测出CD=a和∠ACD=60°,∠BCD=30°,∠BDC=105°,∠ADC=60 °,试求AB的长. 【解析】 在△ACD中,已知CD=a,∠ACD=60°,∠ADC=60°,所以AC =a.① 在△BCD中,由正弦定理可得 asin105° 3+1 BC= = a.② 2 sin45°
课 时 作 业高三数学(人教版)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课 前 自 助 餐 授 人 以 渔
在△ABC中,已经求得AC和BC,又因为∠ACB=30°, 所以利用余弦定理可以求得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2 AB= AC +BC -2AC·BC·cos30°= a. 22 2
课 时 作 业高三数学(人教版)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课 前 自 助 餐 授 人 以 渔
探究1
这类实际应用题,实质就是解三角形问题,一般都离不开正弦定理
和余弦定理,在解题中,首先要正确地画出符合题意的示意图,然后将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去求解.注意:①基线的选取要恰当准确;②选取的 三角形及正、余弦定理要恰当.
课 时 作 业高三数学(人教版)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课 前 自 助 餐 授 人 …… 此处隐藏:99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广西壮族自治区公益林管理办法
下一篇:优秀学生会评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