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金融互联网的银行业务模式创新_李小庆(3)
时间:2025-04-30
时间:2025-04-30
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业务功能的互补,线上线下功能和数据有待进一步整合。
预测客户的消费行为,精准地投放金融服务。
5.发展特色业务
当前多数商业银行采取数据大集中模式,采取统一开发、统一标准建设业务系统。优势是全行数据实现大集中,数据集中统一,维护管理方便。但是面对全国各区域的差异化、个性化和不断变化的需求、重要客户都要求当地分行快速响应,进行贴身服务,总行在统一开发的模式基础上难免存在反应过慢和特色服务功能不足的问题,因此,总行应允许分行根据区域的差异、当地市场的特色和重要客户的特点,进行特色业务开发。总行出台技术架构设计和数据结构设计标准,提供基础技术平台,允许分行在统一平台上研发相关特色业务。当前,已有部分银行的分行开展研发和上线了自己的特色业务系统。
3.注重客户体验
根据互联网相关技术不断发展和相关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的特点,应该摈弃传统的依靠物理网点进行客户拓展和营销的方式。着手以互联网为依托,发展业务和争取客户,加快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方面的布局,以客户体验为导向,改造传统的业务流程,不断推出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改变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模式,针对存贷比过高和流动性不足等方面的问题,紧紧抓住互联网金融模式快速发展的契机,突破传统经营瓶颈,在服务好高端客户的同时,大力发展微需求客户,为银行在互联网时代发展客户营销抢得先机。渠道之间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整合线上、线下客户数据,实现客户行为的全面和精确的分析,线上线下进行呼应,形成协同效应,统筹兼顾地开展客户营销活动。
6.创新运营体系
商业银行现有支撑金融服务的运营体系满足了传统的商业经营形态需求和客户消费习惯,但是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电子商务的浪潮和网上交易的普及,商业经营形态从工作日期间的服务转向全天候的服务,客户和商户希望银行提供7×24小时的全天候的金融服务,银行传统的金融体系需要进一步创新和优化,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业务需求。产品创新、流程整合也对商业银行的运营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互联网商品交易的兴起,大量碎片化客户的需求及时获得响应。为了满足其碎片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银行需要整合相关业务流程,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因此,运营管理需要建立强有力的支撑体系、快捷的反应体系和灵活的业务平台。4.挖掘数据财富
个性化、碎片化的金融服务和具有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将是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银行要打造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整合线上、线下渠道的数据,花费更多精力和时间去收集整理客户信息,从大量数据和信息中挖掘客户特殊化需求,为客户提供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提高客户的金融服务体验水平。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银行虽然有了大数据的存储,但是数据之间的孤岛现象依然存在,客户的信息和交易记录可能零散地存在各个不同的业务系统当中,银行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去挖掘和整理。因此,银行当前急需推动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整合各类业务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以客户身份信息为唯一关键字,各数据库通过客户身份信息,彼此进行关联。更好地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客户的各类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和预测,有效地管理客户信用和违约风险,
46
FINANCIAL COMPUTER OF CHINA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之根源刍议
下一篇: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