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中魏晋南北朝建筑特色之令狐文(4)

时间:2025-04-20

令狐文艳创作

《三国志》,汉献帝初平四年(193)笮融于徐州建造的浮屠祠塔:“下为重楼、上垒金盘,由堂阁周围可容三千许人。”文献记载中的最大木塔,是北魏时建造的洛阳永宁寺塔,据称高一千尺,百里以外便能望见。但可惜的是塔建成不久便被焚毁了。我国现存最早的木塔实物,为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的应县佛宫寺塔,俗称应县木塔。

【2】密檐式塔:密檐式塔一般不供登临,晚期有些虽可登临,因檐密窗小,没有平座、栏杆,观赏效果欠佳。但密檐式塔间距逐层收缩,与外轮廓的收分配合良好,使庞大塔身显得稳重而秀丽。檐下的小窗,既打破了塔身的单调、又产生了对比作用,也是较好的处理手法,其型制源于印度。

【3】单层塔:单层塔多为墓塔、佛龛,源自印度。早期形象资料,见于云冈及响堂山等石窟上的单檐小方龛。现存的最早实例为山东神通寺四门塔。

【4】喇嘛塔:源自印度,其形制为窣堵坡以及密檐式塔的结合体,南北朝时期常将窣堵坡形象用于佛龛。

在封建割据的经济基础上,士大夫寄情山水,使得造园之风盛行。从魏晋开始,南北朝的园林艺术向自然山水园发展,山水成为园林的骨干。构山要重岩覆岭、深溪洞壑,崎岖山路,涧道盘纡,合乎山的自然形势。园林中有土山、钓台、曲沼、飞梁,同时配以楼、馆、亭;造成山顶有楼,跨水为阁,流水成景的极妙自然意境。而叠石造山的技术亦己提高。据文献记载:吴魏明帝起景阳山於方林园中,重岩复岭,深溪洞壑,高山巨树,悬蒿垂罗,崎岖石路,涧道盘纡,景色自然。而且也可分为两种类型。

【1】私家宅园:北魏自武帝迁都洛阳后,大量的私家园林也随之经营起来。据《洛阳伽兰记》记载:“当时四海晏清,八荒率职……。于是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饶,争修园宅,互相竞争,祟门丰室、洞房连户,飞馆生风、重楼起雾。高台芸榭,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

【2】寺庙园林:此时贵族舍宅为寺之风盛,佛寺中亦多名园。

【3】皇家园林

其次,风水体系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初步建立,风水是古代的一门有关生气的术数,据称只有在避风聚水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生气。这样,风水就与建筑环境间有了瓜葛。魏晋产生了管辂、郭璞这样的宗师。管辂因占墓有验而闻名天下。现在

令狐文艳创作

《中国建筑史》中魏晋南北朝建筑特色之令狐文(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