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自己整理的浙大远程 中级财务会计期末考试资料
中级财务会计账务处理汇总(课件)
应收票据的核算
设置“应收票据”账户反映企业应收票据的取得和收回情况。可按票据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不带息应收票据的核算
不带息票据的到期值等于应收票据的面值。
收到商业汇票时 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票据到期兑现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票据到期不能兑现 借:应收账款
贷:应收票据 P34例8或重新签发商业汇票。
带息应收票据的核算
应收票据利息=应收票据面值×利率×期限
利率一般是年利率,票据的期限,有按月表示、按日表示两种。
1、 按月表示,以到期月份中与出票日相同的那一天为到期日。利率换算成月利率(年利率÷12)
如6月18日出票,2个月期,到期日为8月18日。
1月31日出票,1个月期,到期日为2月28日。
2、 按日表示,从出票日起按实际经历天数计算。通常“算头不算尾”或“算尾不算头”,即出票日和到期日只能算其中的一天。利率换算成日利率(年利率÷360)
如6月12日签发的90天期的票据。
算头不算尾:6月份 19天,7月份31天,8月份31天,则9月10日到期。不包括9月10日这天。
算尾不算头:6月份18天,7月份31天,8月份31天,则9月10为到期日。包括9月10日这天。
收到商业汇票时 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票据到期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财务费用 P34例9
票据跨期计息 借:应收利息 贷:财务费用
自己整理的浙大远程 中级财务会计期末考试资料
应收票据的转让 例,企业采购一批材料,其中材料价款 10000元,增值税 1700元,将票据金额为 12000元的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背书转让,以支付该批材料的货款,同时收到差额款300元存入银行。
(1)表外披露
借:原材料 10000 应交税费 1700
银行存款 300
贷:应收票据 12000
或者(2)
借:原材料 10000 应交税费 1700 银行存款 300
贷:应收票据背书转让 12000
票据到期后,借:应收票据背书转让 12000
贷:应收票据 12000
或者(3)
借:原材料 10000 应交税费 1700
银行存款 300
贷:应付账款 12000
票据到期后,借:应付账款 12000
贷:应收票据 12000
应收票据贴现:
贴现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
贴现净额=票据到期值-贴现息
不带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
企业将票据不能到期兑现的风险转移给了贴现银行。不存在或有负债。
贴现时,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应收票据
例,企业于2月10日(当年2月份为28天)将签发承兑日为1月31日、期限90天、面值为50000元、利率为9.6%、到期日为5月1日的银行承兑汇票到银行申请贴现 ,银行规定的月贴现率为0.6%。
贴现息及贴现款的计算方法是:
票据到期利息=50000×9.6%×90/360=1200(元)
票据到期值=50000+1200=51200(元)
贴现天数=80天
贴现息=51200×0.6%×80/30=819.2
贴现款=51200-819.2=50380.8
借: 银行存款 50380.8 贷:应收票据 50 000
财务费用 380.8
自己整理的浙大远程 中级财务会计期末考试资料
假设上例中贴现的汇票为商业承兑汇票,企业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50380.8
贷: 应收票据贴现 50000 财务费用 380.8
票据到期兑现 借:应收票据贴现 50000
贷:应收票据 50000
票据如果到期不能兑现
借:应收账款 50000
应收利息 1200
贷:银行存款 (或短期借款) 51200
同时,借:应收票据贴现 50000
贷:应收票据 50000
第二种方法是,将因票据贴现而产生的负债以“短期借款”科目核算。
借:银行存款 50380.8
贷:短期借款 50380.8
票据到期支付
借:短期借款 50380.8
贷:应收票据 50000
财务费用 380.8
第三节 应收账款
概念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包括应收的销货款、代垫的运杂费。代收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也记入“应收账款”账户。
应收账款的确认和计价
应收账款在销售收入实现时确认。
通常在商品已经交付或劳务已经提供,合同已经履行,销售手续已经完备时,确认应收账款入帐金额。
应收账款的计价
在通常情况下,应收账款应按实际发生额计价入账,但是在销售过程中常有销售折扣等情况的存在,在计算应收账款入帐金额时,还要考虑折扣因 …… 此处隐藏:1103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电机节能技术案例及方法(刘憬奇)
下一篇:中通快递企业战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