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毒力基因与胃癌的研究进展(3)
发布时间:2021-06-10
发布时间:2021-06-10
研究进展
林妙端等:幽门螺杆菌毒力基因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研究表明,oipA和cagA都与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有明显的相关性[z“。对炎性因子抗体及Hp外膜蛋白家族成员的分析后。发现OipA与Hp感染后的l临床症状、细菌的定植密度、严重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较高浓度的黏膜11.-8水平密切相关。对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发现,oipA和cagA对于完整的IL-8启动子的激活都是必要的。但是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在IRF-I的上游产生分歧.cagA不涉及到STAT-1一IRF-1一ISRE途径【2“。也许是基于此点,cagA和oipA对于IL-8的分泌都有影响,但是oipA对于IL-8具有
更重要的作用。
4.2
babA(bloodadhesionbinding
antigen)基因babA编码的蛋白质在胃上皮细胞表面与Leb血型抗原结合,有2个基因型:babAl和babA2,二者的序列高度同源,区别只是babA2在信号肽区存在lobp的插入序列,形成转录的起始密码子。缺失实验证明,只有babA2具有功能活性,BabAl不具有与Leb结合的功能。Hp对胃黏膜上皮的黏附作用在其相关炎症反应的起始中起关键作用。Hp黏附于胃黏膜上皮后,通过直接分泌毒素和间接诱导免疫反应而导致上皮损伤,这种黏附特性使H声免于被胃蠕动、胃排空等力量排出体外,是Hp定居、生存及致病的必要条件。Hp黏附素较多,但目前已经证实的只有4种.即Leb结合黏附素babA、alpA、alpB和hopZ。其中babA是迄今为止惟一明确受体的Hp黏附素,Hp的babA2(Leb黏附素)编码的细菌黏附素。增强了菌体与胃上皮细胞之间的作用,增强了Hp的致病性。有研究显示babA2+以及eagA+/vacAsl/babA2+菌株(“三阳菌株”)与DU(Duodenalulcer)、胃腺癌和胃癌前病变的发生显著相关c2”。Zambon进一步研究发现,babA2与oipA、cagA等基因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oipA及cagA的开放状态与babA2具有协同作用,这几个基因的共表达引起的感染具有高度肠化生的危险性c26]。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表达babA的Hp与严重的胃黏膜损伤,高密度的Hp定植和严重的临床后果密切相关[zz-zs]。
4.3
hrgA基因Ando等进行Hp染色体DNA对Mbol
酶消化作用的敏感性研究中发现并鉴定了一个新的菌株特异性基因——hrgA基因。即限制性内切酶置换基因[2”。hrgA基因与cjl602基因同源。全长594bp,但功能未知。在西方国家,hrgA阳性率比亚洲高。在亚洲(主要是韩国和日本)hrgA阳性率在胃癌患者比在非胃癌患者中高。并且hrgA阳性菌株在与AGS人类胃癌上皮细胞共同培养时能够诱导IL-8的分泌。刘庆春等首次完成了国内胃癌患者hrgA基因的检测。发现hrgA阳性率在cagA阳性菌株比cagA阴性菌株高,且胃癌患者比对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hrgA阳性率高[3“。
4.4
Hp的可塑区基因
随着比较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
研究的开展。人们正开始将寻找Hp致病特异基因(尤其是与致癌相关的基因)的目标投向其“可塑区”(plasticityregion)。Hp的可塑区基因。约占基因组3~4%。Hp的可塑区基因最早是在比较J99与26695两株细菌基因序列时
被发现。J99有45kb、26695有68kb的基因G+C含量低.
万方数据
277
且具有菌株特异性.即为可塑区基因。研究人员推测与胃癌发生有关的基因位于该区。J99的可塑区含38个ORFs。即JHP914—951。其中JHP947被认为是目前新发现的Hp致病标志,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与cagPAl有显著的相关性.且与临床上的胃溃疡,胃癌有关。
Occhialini等对43株Hp(17株分离自胃癌。26株分离自胃炎)进行检测。发现JHP947在分离自胃癌比分离自胃炎标本的Hp有更高检出率(64.7%~34.7%)[”]。随后Santos对200株细菌(68株自胃炎、53株tl溃疡、79株自胃癌)进行检测,发现JHP947在分离自胃炎、溃疡和胃癌的
Hp中检出率分别为44.1%、79.2%、86.1%,因而认为JHP947与溃疡和胃癌的发生有关。而JHP940仅在几株胃癌标本中检出,因而认为2HP940只与胃癌的发生有关Ⅲ]。余菲菲等从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培养Hp。PCR扩增分离菌株的JHP940、JHP947和JHP949基因,分析这3个基因与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得出.,HP947与胃癌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z8]。目前对.,HP947、JHP940基因的了解仅限于流行病学调查.它们与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和致病机理仍不明。对可塑区基因的研究在迸一步进行中。
目前世界各地开展了大量关于Hp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生的研究.然而尚未有哪个毒力基因或其亚型作为明确的胃癌危险因素被证实.且不同的研究报道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许多问题存在争议,对这些致癌基因的作用机制及其与胃癌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病因多阶段的过程,Hp作为胃癌的I类致癌因子.其致癌机理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参与的过程.除了考虑为地区人种遗传基因的变异及环境因素的不同外。还应考虑不同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及基因亚型分布的差异为可能因素。有关Hp毒力基因及其致恶变方面研究进展很快,基础研究方面的突破特别是对可塑区的研究技术上的突破将大大推动临床根除Hp及Hp相关性胃腺癌和胃MALT淋巴瘤的预防及治疗。参考文献:
[1]Radosz—KomoniewskaH,BekT.JozwiakJ,et
a1.Pathogenici—
ty
of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ClinMicrobiolInfect,
2005,II(8):602-610.
[z]Sergio
AC,HiroakiT,GilRC-C,eta1.Roleofbacterial
and
geneticfactors
in
gastric
cancer
inCosta
Rica[J].WorldJ
Gastroenterol,2009,15(2)121卜218.
[3]HeldM,EngstrandL,Hanason
LE,eta1.Istheassociation
betweenHelicobacterpyloriandgastric
cancer
confined
tO
CagApositive
strains[J].Helicobacter,2004,9(3)1271—277.
[43
NaitoM,YamazakiT,TsutsumiR,eta1.InfluenceofEPIYArepeat
polymorphism
on
thephosphorylationdependentbiolog—
icalactivityofHelicobacterpyloriCagA[13.Gastroenterolo一
耳y,2006,130(4):1181-1190.
Is]BassoD,ZambonCF,Letley
D
P,et
a1.Clinicalrelevanceof
Helicobacterpylori
cagA
andvacA
gene
polymorphism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