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书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广东省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书
广东省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书
评价类型
评价项目名称
评价项目编码 项目实施过程评价√ 项目完成结果评价□ 促进再就业专项资金 006191300020031231
006939836
006939836
1902
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公章) (公章) 项目(用款)单位法人代码 省级部门预算或集中支付单位代码 项目支出科目编码 项目(用款)单位 省级部门预算单位
填报日期二○○五年四月三十日
广东省制财政厅制
广东省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书
项目(用款)单位负责人 单位地址 项目类别 项目支出科目名称 项目起止时间 评价指标选用 评价方法选用 项目投入总金额(万元) 广州市教育路 88 号
联系电话 83317940 邮编 510030
1.基本建设类□ 2.专项资金类√ 3.跨年度支出类□ 4.其他支出类□ 促进再就业专项资金 2003 年至 2005 年 定性指标 目标预定与实施效果 合计 41375 合计 32258 合计 29376.6 省财政投入 41375 省财政投入 32258 省财政投入 29376.6 其他投入 其他投入 其他投入
实际到位总金额(万元) 项目实际支出总金额(万 元)
省财政从 2003 年起三年内, 每年安排 1.34 亿元资金, 用于补 项 目 概 况 助财力较弱地区服务型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 大 龄再就业困难对象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下岗失业人员的免费 职业介绍和再就业培训补贴,每年安排 3000 万元用于补助财力较 弱地区和省级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省财政专项安排 2.5 亿 元, 用于补助财力较弱的地区建立下岗失业人员贷款担保基金以及 为省属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小额贷款担保。
广东省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书
项目(用款)单位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广东省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书
省级部门预算单位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2003年广东省促进再就业专项资金
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一、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项目概况
2002年12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再就业工作会议,会后下发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的意见》(粤发 2002 15号),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综合性社会工程,摆上重要位置,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省委、省政府分别把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把“扩大与促进就业”工程列入了省委、省政府的“十项民心工程”之一,明确了目标任务。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建立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的通知》和《广东省2003年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办法》,建立了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各市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的职责,将7
广东省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书
大目标任务分解为36个具体考核指标,对各市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实行严格的责任制考评、通报和奖惩。省、市、县政府普遍成立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再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省劳动保障厅建立了领导分片联系制度,2003年4月、6月和12月三次组织检查组深入各市、县检查再就业工作,并建立了各市再就业工作情况月度通报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再就业工作的落实。
为确保2003年再就业工作取得全省净增就业岗位70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5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的工作目标,粤发15号文明确提出要加大政府对促进再就业资金的投入,并决定省财政从2003年起三年内,每年安排1.34亿元资金,用于补助财力较弱地区服务型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大龄再就业困难对象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下岗失业人员的免费职业介绍和再就业培训补贴,每年安排3000万元用于补助财力较弱地区和省级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省财政专项安排2.5亿元,用于补助财力较弱的地区建立下岗失业人员担保贷款基金以及为省属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
二、项目执行基本情况
为了完成绩效目标的实现,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并取得明显的成效:
(一)建立健全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各项政策措施得到较好落实。认真组织实施“扩大与促进就业”民心工程,实行政府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考评办法。再就业扶持配套政策全面出台并实施,到
广东省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书
2003年12月底,全省共发放再就业优惠证31.75万本,为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费2.8亿元,为10.51万名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职业介绍补贴1561万元;深圳、珠海、韶关、肇庆、潮州、云浮等市启动了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共为336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贷款597.6万元。
(二)加强街道(乡镇)社区工作平台建设,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功能。全省地级以上市335个街道100%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机构,260个乡镇有249个建立了工作机构,占95.8%;县(县级市)建立街道机构31个,占80%,建立乡镇机构874个,占87.5%,16个地级以上市市区100%建立了街道、乡镇工作机构 …… 此处隐藏:190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