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功心理学论文
时间:2025-04-25
时间:2025-04-25
大学生成功心理学论文
题目:怎样改变一个行为
姓名:
学号:
学校:
班级:
怎样改变一个行为
在目前的大学校园里,存在的一批批大学生总有那么一些心理不健全。譬如,各种恶习——吸烟。酗酒,诚信问题等。
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大学生,我们必须塑造自己,改变自己,不仅包括性格,思想还包括自己的认知与行为。要成功就要有能使你走向成功的认知方式——想事、看事的基本方式:人生观、价值观、命运观、处世态度、对事情的解释风格等等。
首先,我们对自己的认知行为必须有一个清楚而清醒的认识。找到一个自己的不良行为。了解自己的途径有:从主要行为方式中分析;寻找显现和家族遗传相吻合的特点;寻找自然表现出你做得更好、更容易事;发掘在没有外部要求,你自然倾向于的事;探求别人认为你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找到自己并没介意的长处或特点;尝试做没做过的事。
认知方式是大脑的功能。是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决策、制定行为方案的模式。认知方式影响行为的制定,同时在行为的实施过程中有监管、督促、纠偏、控制的作用
一、认知结构就像一个信息处理器,对来自外部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然后形成概念,想法而做出决策影响行为,所以认知结构的改变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认知结构也叫认知图示,这个结构是先天基因和后天经验交互作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想结构。认知结构相对稳定,是先天基因和后天经验交互作用形成的。所以每个人的认知结构是不同的,也不是随意改变的。
认知改变中首当其冲的是“概念”的改变,而概念是思维的基本方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本质特征,在认知的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共同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其中认知代表一定程度的概括化与抽象化。概括化与抽象化的程度越高表明你的认知水平越高,所以概念决定你的想法,解释,信念,决策等。
怎样形成和改变认知概念呢?认知永远代表一定程度的概括化和抽象化。概括化和抽象化程度越高,表明你的认知水平越高,例如儿童关于“两个”概念的形成。在让儿童产生这个概念的过程中,儿童一定看了一系列东西(经验),这些东西除了“两个”这一属性之外,其他属性都在变换(两个人,两把椅子,两支铅笔,两所房子,两个球等)。最后儿童把“两个”这个概念从许多具体的东西中抽象出来少说多做
认知改变过后我们需要行为方式的改变。我们可以尝试着少说多做,肯干而且不抵制不排斥,乐意做事,实干而且认真、用心做事,巧干并且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动脑经、努力做得更漂亮,苦干而且乐在其中、并且找到乐趣。当然投机是靠不住的,行动实干才是硬道理。
行动力会有天生差异、后天可以通过训练提高行动力行为的改变、最终是脑结构的改变。其实行为方式的改变最终是大脑结构的改变。人的习惯性行为是大脑的固定化程序,这个程序是脑神经突触的连接方式,而神经连接方式可以通过后天不断重复的行为来改变和重塑,于是不断重复一种不习惯但有益处的行为便会逐渐改变行为方式,另外当一个行为得到一个好的结果,这个行为将被重复好的结果就是强化。如果要想使一个行为消失就要进行惩罚,这就是行为主义的强化的理论和方法。
认知和行为会遵循行为改变原则,总体向上原则,渐进原则和强化原则。如果我们能将这些原则合理运用到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上我们就离成功又近了一步。怎样才能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呢?我觉得行动才能成功。
王永庆说:“世上没有容易的事,没有不可能的事。如果想要有所收获的话,就必须事先进行耕耘。经营和农事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农事是必须顺应天时在充分地利用地利之后凭借人自身的努力就能够有所收获的。只有在自身努力具备了耕种所必需的条件之后,才能够谈论收获。收获的多少与农事所必需的智慧、努力是成正比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种瓜得
瓜,种豆得豆”
行为改变的过程不是直线上升的,是螺旋式的,有时会有反复、倒退,允许后退,只要总体向上,“今天比我昨天好”就行
怎样改变自己的惰性行为呢?可能这是人类的共性吧,只是不同人对惰性的认知不同,控制不同。因此,首先应该改变惰性概念的认知,我们在思想上不断地提醒自己:如果继续这样让惰性掌控自己,心不在焉,自我欺骗,自己将会成为它们的奴隶,我们的斗志,燃烧的激情将被无情的湮灭,即使花费大量时间,依旧一无所获。这样只会浪费自己珍贵的青春,一事无成。未来我们会与自己的伟大事业失之交臂。一切的抱负与理想将化为乌有,因为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没有战胜自己,积累那些潜在的财富,我们的未来将会在碌碌无为中毁灭。如果不断地这样暗示自己,用理想的的动力激励自己,将利于弊进行深刻的对比后刻印在大脑深处,就像岳母刺字一样时刻提醒自己,战胜惰性。这样我们至少在思想上武装自己,认知行为的改变将由此成功的继续。
一个大学的学生写“眼愁手不愁”——我以前做事之前,首先想的就是这件事有多困难、多麻 …… 此处隐藏:90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