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一第四讲: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ppt

时间:2025-04-23

第四讲知识点一

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

构建心理地图,创建空间概念

在地理学习中,经纬度位置主要在两处涉及:一处 在“地球”中,另一处在区域地理空间定位中。在 “地球”中侧重建立经纬网的概念、特点及基本意 义,可以说是侧重于“数字量化”,而区域空间定 位 中侧重地理事物在某些经纬度上分布规律的“定性” 分析。两者的内容不同,前者较具体,后者更抽象。

后者涉及的内容更多、范围更广,它是区域地理学 习与区域综合分析的基础。如何构建心理地图,创 建空间概念呢?

1.感知优先

心理地图的构建与积累是逐步实现的。它要靠平时反复的读图、填图、用图,在此过程中逐步感知地 图。首先是从图中获得地理知识,熟悉某区域的主 要山脉骨架的分布,主要高原、平原、盆地的空间 位置、区域范围和海拔等。再凭借记忆在空白图上

填出相关地理事物的名称。最后在图上分析、归纳、总结出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如某地理事物的绝对 位置与相对位置,面积范围大小等,进而分析其主

要特征及成因,各地理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等。

2.针对训练以地图为重点的练习是指围绕地图进行的记地图笔 记,仿绘地图、勾绘轮廓、对地图的补绘、改绘等 练习形式,要心到、手到、眼到、耳到,多种感官 共同参与。通过多次勾绘山脉、河流、行政区,对 这些区域的轮廓、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岸线 状况等区域特征进行深刻的记忆。经常进行地图练

习,使大脑皮层刺激力度加大,留下深刻的痕迹。特别是边听边填、亲手描绘、默写轮廓图对准确构

建心理地图大有裨益。

3.图文转换 进行图文转换是提高读图析图能力的重要手段。图 文转换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1)以文 释图,即读图分析,在现有的知识水平条件下,对 一张图像进行观察、阅读、分析,再加上归纳总 结,得出正确结论,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创 新。(2)以图释文,即将课本文字转化为图像, 以直观形象的图像表达教材中抽象的地理概念、理 论和规律,必须在深刻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才能 将文字转化为图像,这有利于培养由抽象思维向形 象思维转化的能力;此形式在考试中也经常出现, 考试时只给出文字材料,并无区域图,此称为“无 图考图”。(3)以图释图,即以一张新图来表述 原 因,分析规律,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

4.点、线、面结合 许多地理事物都具有点、线、面的特征。如点:山 峰、城市、矿产的分布位置等;线:山脉、河流、 交通线、地理界线的走向分布等;面:地形区

、气 候区、自然带、农业区、工业区、城市群(圈)的 区位分布等。将点、线、面相结合并将其与经纬度 位置相结合,才能构建成完整的“心理地图”。 例如:北京位于(40°N,116°E),开罗位于 (30°N,30°E)附近;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秦 岭——淮河一线位于33°N~34°N;赤道横穿非洲 大陆中部,20°E经线纵贯非洲大陆南北;我国东 北地区主要位于东经120°~130°,北纬40°~50°。

总之,“心理地图”的建立是要通过训练把地图转 化入大脑中,形成脑图,变成地理语言,以便在应 用时能够做到“胸有成图”,这也是进行地理空间 定位的基础。

下图是“某节气时世界某地(沿30°

纬线)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XZ段为大陆部分。读图回答(1)~(3)题。

(1)XZ段位于

( D.南半球、西半球

)

A.北半球、东半球C.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2)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漠河的白天比广州长 B.墨西哥湾沿岸可能正遭受飓风侵袭

(

)

C.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D.华北地区可能正遭受寒潮侵袭 (3)下列关于X、Z两地近岸洋流的叙述,正确的

是季时向南凸出,冬季时向北凸出

(

)

A.受洋流影响,X地近岸表层海水等温线在当地夏 B.X地近岸洋流性质与巴西沿岸洋流性质相同 C.Z地近岸洋流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D.Z地近岸洋流性质与西撒哈拉西岸洋流性质相同

解析 第(1)题,根据经纬度坐标表示的海陆分 布状况,可以确认XZ之间为澳大利亚大陆,处于南 半球、东半球。 第(2)题,读图可得,澳大利亚大陆上绝大部分 地区为低气压,澳大利亚东部的太平洋上为高气

压,所以此时南半球为夏季,北半球为冬季,我国华北地区可能正遭受寒潮侵袭。

第(3)题,东澳大利亚暖流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答案 (1)B (2)D (3)C

知识点二

空间定位的基本方法

1.地理坐标定位法(确定经纬度) 解题中往往需要确定(判读或计算)地理坐标,常 见的方法有: ①直接从(区域)经纬网图中读出经、纬度;

②利用时间求经度(知道当地的时间及另一地的时间和经度,可以求出当地的经度); ③利用正午太阳高度公式求纬度(公式H=90°

-|φ-δ|,已知H、δ可以求出φ。δ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④利用实地距离估算经度差和纬度差(经线上纬度 每相差1°,实地距离约为110千米;赤道上经度每

相差1°,实地距离也约为110千米;其他任意纬线 上经度相差1°的长度为:L=110千米& …… 此处隐藏:138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一第四讲: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ppt.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