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考试重点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天极理工大学电气专业学科
一、了解电磁干扰产生的根本原因,能判断某些现象是否属于电磁干扰范畴。了解电磁干扰产生要素。了解电磁干扰和电磁骚扰的区别。
1.电磁干扰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导体中有电压或电流的变化,即较大dv/dt或di/dt,dv/dt或
di/dt能够使导体产生电磁波辐射。
2.电磁干扰范畴:
(1)自然干扰:○1宇宙干扰(来自太阳系、银河系及河外星系的电磁骚扰,主要包括太空
北京噪声和太阳、月亮、木星等发射的无线电噪声。)
○2雷电干扰(由夏季本地雷电和冬季热带地区雷电放电所产生。)
○3大气干扰(除雷电放电外大气中的尘埃、雨点、雪花、冰雹等微粒在高
速通过飞机、飞船表面时,由于相对摩擦运动而产生电荷迁移从而
沉积静电,当电势升高到1MV时,就发生火花放电、电晕放电。)
○4热噪声(处于一定热力学状态下的导体中所出现的无规则电起伏,它是
由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2)人为干扰:有意发射干扰源:广播、电视、通信、雷达、导航等发射设备。
无意发射干扰源:汽车的点火系统、各种不同的用电装置和带电动机的装
置、照明装置、霓虹灯广告、高压电力线、工业、科学
和医学设备、以及接收机的本机震荡辐射等。
3.电磁干扰产生要素:(1)电磁干扰源:指产生电磁干扰的任何元件、器件、设备、系统或
自然现象。
(2)耦合途径(传输通道):指将电磁干扰能量传输到受干扰设备的
通道和媒介。
(3)敏感设备:指收到电磁干扰影响或者说对电磁干扰发生响应的设
备。
4.电磁干扰与电磁骚扰的区别:(1)电磁骚扰:是任何可能引起装置、设备或者系统性能降
级或对有生命或无生命物质产生作用的电磁现象。
是一种物理现象,可能引起设备性能的降级或损害,
但不一定形成后果。
(2)电磁干扰:是电磁骚扰引起的设备、传输通道或系统性
能的下降。是由电磁骚扰引起的后果。
二、了解传导干扰的定义、耦合类型、抑制方法和一些现象。
1.传导干扰的定义:沿着导体传播的,所以任何导体,如导线、传输线、电感器、电容器都
是传导干扰的传输通道。
2.传导干扰的耦合类型:电容传导耦合:干扰源和接收器之间通过导线以及部件的电容互相
交链而构成的电磁传导耦合。
电感传导耦合:干扰源和接收器之间通过干扰源电流产生磁场相互
交链而构成的电磁传导耦合。
电阻传导耦合:干扰源和接收器之间通过公共阻抗上的电流或电压
交链而构成的电磁传导耦合。
3.抑制方法:接地、滤波
天极理工大学电气专业学科
三、了解辐射干扰的定义,了解辐射干扰的现象。
1.辐射干扰的定义:是指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的干扰。
2.辐射干扰实例:(1)雷电电磁辐射对微电子设备的影响。雷电流辐射的电磁场,可在任何
闭合的导线环内产生感应电流,可在任何开口的金属回路内产生
感应过电压。对于普通工业设备来说,这样的过电压不足以造成
威胁和干扰,但对于微电子设备来说,就可能导致破坏其稳定工
作的伤害或损坏。
(2)感性负载的瞬态噪声抑制及其触电保护。 如果电路的负载是感性的,
在切断回路时电感两端产生很高的瞬态电压,使开关的触点产生
飞弧而损坏触点,同时产生强烈的脉冲噪声通过辐射和传导向外
发射,影响其他电路的正常工作,所以必须在电感负载两端或开
关触电处加装保护网络。
四、了解辐射干扰的抑制方法。(屏蔽<电场、磁场、电磁场屏蔽>、接地)
1.减少辐射干扰源的辐射
2.增加辐射干扰源传输通道的损耗
3.减少接收器干扰的无用信号或噪声
五、了解接地的类型、接地的原因,了解搭接的概念。
1.接地类型:(1)安全接地:○1设备安全接 ○2接零保护接地 ○3防雷接
(2)信号接地:○1单点接地
共用地线串联一点接地 独立地线并联一点接地
2多点接地 ○
○3混合接地
低频时单点接地高频时多点接地 低频时多点接地高频时单点接地
天极理工大学电气专业学科
○4悬浮接地
设备悬浮接地 单元电路悬浮接地
2.接地的原因:(1)为使整个系统有一个公共的零电位基准面,并给高频干扰电压提供低阻
抗通路,达到系统稳定工作的目的。
(2)为使系统的屏蔽接地,取得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达到抑制带你次干扰
的目的。
(3)为了防止雷击危及系统和人体,防止电荷雷击引起火花放电,以及防止
高电压与外壳相接引起的危险。
3.搭接的概念:是指两个金属体之间通过机械、化学或物理方法实现结构连接,以建立一条
稳定的低阻抗电气通过的工艺。
搭接的目的:在于为电流的流动提供一个均匀的结构面和低阻抗通路。以避免在相互连接的
两金属件间形成电位差。
六、了解滤波器的类型和插入损耗形式。
1.滤波器分类:(1)按滤波原理分 …… 此处隐藏:130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