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第29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件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学习目标
识记: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 鸣”的方针提出和贯彻的情况 (重点)
理解: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 中应吸取的经验和教训。(难点)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提出: 1956.4毛 泽东在政 治局扩大 会议上正 式提出
2.“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
(1)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社会主义制 度初步确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 (2)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 的一部分。需要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促进文艺和科学研究事业的繁荣;
(3)直接原因是某些文艺、学术问题 上的争论:如关于中国史学分期的争论。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3. “双百”方针的内涵
具体地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 “百花齐放”: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 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 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思考和辩论的自由 ,有创作和批 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 “百家争鸣”:科学和学术上的不同学 的自由。派,可以自由争论。
范围:在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上; 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允许范围 内 实质:承认社会主义文化的多层和多样性
社会主义的“百家争鸣”和春秋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的区别?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内容侧重政治主张 是思想解放潮流 反映时代变革,影响深远 社会主义的“百家争鸣”: -----内容侧重学术领域 是文化方针 反映学术民主
在“双百方针” 提出后,文艺界和学术 界出现怎样 的景象呢?
成就①文学理论界思想活跃,文艺创作的题 材、风格得到拓展, ②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家与作品
③绘画、音乐、舞蹈等方面的学院和团 体相继成立 ④学术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4.意义:
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 人民的文化生活
文学艺术领域:生机勃勃小说
杨沫
涌现出一大批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
杨沫《青春之歌》封面
小说
梁斌
冀北农民革命为题材
梁斌《红旗谱》封面
小说
柳青
《创业史》
散文
杨朔
《荔枝蜜》
诗歌
贺敬之
话剧《雷雨》:
经典名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在千百个舞台上曾以多种面貌出现,被不同的人们饱含 深情的演绎着,解读着,并一举将中国话剧推上了历史 上最轰动热烈的颠峰时期。
话剧
郭沫若
《蔡文姬》
下一篇:毕业论文 目录和参考文献生成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