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_成人自学考试复习资料整理_重点
时间:2025-04-29
时间:2025-04-29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科
1、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间:19世纪40年代中期
马克思主义的客观历史条件-----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以
及马克思主义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马恩的崇高理想、勤奋好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使他们两人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2、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自身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内在统一整体
马克思主义的广义理解:包括创始人在内及其继承者-----列宁主义、中国的毛泽东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
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第二、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第三、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第四、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
中国近期的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注意理解把握要
点,二者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
义,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远大的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相对于最高理想来说,共同理想是近期的具体理想。
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其次,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简答)
3、关于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行动的指南,反对教条主义;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第一、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二、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
具。第三、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第一章----第三章)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1,关于哲学的含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含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有二方面内容:第一是何
者为第一,它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是两者有无统一性,它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哲学发展的二个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它们的历史形态分别为:唯物主义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个形态;唯心主义则有二种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唯物主义
┌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唯心主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 ┌可知论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不可知论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历史唯心主义
┌辩证法(联系、运动、矛盾)
世界存在状态─┴形而上学(孤立、静止、否认内部矛盾)
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中,又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 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一元论 ─┤ └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 ┌主观唯心主义
│ └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二元论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3、马克是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原理:物质离不开运动(相反是形而上学);运动也离不开物质(相反是唯心主义)
相对静止的重要意义:
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第二、 …… 此处隐藏:1535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项目质量管理控制流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