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区域发展的条件分析
时间:2025-04-22
时间:2025-04-22
国土规划
第二章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区位
自然资源与 自然环境
社会经 济基础
区域 发展 人口与劳动力 技术条件
区 域 发 展 的 条 件
外部环境
内部条件
国土规划
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教材第二章)
社会经济基础(教材第三章) 技术条件(教材第四章)
区域发展现状(教材第五章)
国土规划
第一节 自然资源基础与区域发展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与特点1、自然资源的概念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 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相对性
2、自然资源的分类根据赋存条件:地下资源 ,地表资源
根据国民经济用途:农业资源、工业资源等根据利用方式: 直接生活资源、劳动资料资源 根据能否再生:可再生自然资源、可更新自然资源、不可再生自然资源
国土规划
类型
特点
利用原则 综合利用 最大限度地利用 有计划有限制地利用 永续利用 节约利用 尽可能综合利用
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3、自然资源的特性有限性 区域性 整体性 全面研究 综合开发 多用途性 “三效”结合 优化利用 社会性 开发利用与保护结合
保护和节约资源 因地制宜
国土规划
4、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a.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在不断地 扩大,但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 b.具体影响经济效益发展规模 产业结构
自然资源
国土规划
二、自然资源评价a. 从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生产布局的要求出发
1. 评价原 则
b. 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 c. 技术可能性与经济合理性相结合
d. 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a.自然资源质的评价b.自然资源量的评价
2. 评价内容
c.自然资源地理分布与其组合特征的评价
d.可能开发利用方式方向及技术前提评价f.开发利用效应评价
国土规划
3.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分析概念:
内涵:时空 社会经济 可持续
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分配(自学)
国土规划
三、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1、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概念 2、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①② ③ ④ ⑤
自然环境及其变迁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 响 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会带来生态环境问题 进而影响区域发展 区域发展是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 改善生态环境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
国土规划
史载公元407年匈奴首 领赫连勃勃兴建都城 时,这里是水草丰美, 山川秀丽
,气候宜人 的优美之地。 “统万 城”寓“统一天下, 居临万郡”之意。历 时7年建成。城基厚25 米,城高23.33米,宽 11.16米。 《晋书》载《统万城 铭》:“崇台霄峙, 秀阙云亭,千榭连隅, 万阁接屏……温室嵯 峨,层城参差,楹凋 雕兽,节镂龙螭。莹 以宝璞,饰以珍 奇……”
国土规划
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自学)概念: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评估的内容与方法 与生态补偿的内容与方法
国土规划
五、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自学)
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基 础生态学理论 环境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 阳光经济理论
区域发展中的外部性与生态环境问题
国土规划
思考题:自然环境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国土规划
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与区域发展经济背景 区域经济特色 收入水平与消费 区域市场化水平 基础设施配置
社会背景 人口与劳动力 文化背景 历史基础 政策与制度
国土规划
一、经济背景(一)区域经济特色
区域经济:是指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为基础, 随着劳动地域分工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各具特 色的地域经济综合体。讨论:区域经济特色形成原因? 区域经济特色如何体现?
国土规划
区域差异
区域优势
产业选择(指向)
地域分工
区域经济特色
区域利 益
区域经济特色形成示意图
国土规划
区域经济特色的体现: 区域产业结构特色
区域产业布局特色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 区域经济规模 区域经济地位 ……
上一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ppt
下一篇:西宁市小课题申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