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传输系统(11)
时间:2025-04-22
时间:2025-04-22
2.3 视频会议系统协议的简化模型
MCU的设计可参考ITU的H.324系列建议。该建议拟订了低比特多媒体通信终端的基本框架。它包括四个主要部分:G.723.1音频编码标准、H.263视频编码标准、H.245通信控制协议和H.223复接分接协议,该建议同时也描述了一个在PSTN中采用V.34标准的Modem。V.34标准规定了输入/输出Modem的数据格式、比特率等要求。本系统由于MCU连接了多个端口,若各端口Modem的速率不一致,则可能会造成MCU的数据拥塞,故本系统中禁止Modem速率的自动调整。一般在会议开始之前,即按各端口中最低速率建立连接,以保证较小的误码率。在MCU中,主要是对H.223帧的帧头进行处理。H.223帧结构中的帧起始标志为3个连续的FAS码,每个FAS码长为4个字节,试验系统中可取为0XEC。该标志也可用于实现对H.223帧的定界。由于帧长度是不定的,因此,帧起始标志的正确传输与检测直接影响到帧定位。控制信号也占4个字节,其中前两个字节为BAS码,主要携带会议控制信息。因本会议系统的可能状态较少,所用到的控制命令也少,故只用一个字节传送命令,另一个字节作为BAS码的纠错字节,以保证命令的正确传输。
在视频会议系统的命令交互中,MCU及各个与会站点在会议中都要维护一张状态设置表,表中记录了各与会站点所对应的逻辑端口、电话号码、地理位置、在会议中的身份(主席、发言方及普通会员)等,此后MCU进一步将逻辑端口映射成相应的物理地址,以便MCU从该地址读写信息。状态设置表的初始设置是在会前通过勤务电话确定的。预定的开会时间由MCU负责通过Modem呼通各与会站点,以建立起数据链路。当某个站点呼通后,该站点即在其H.223帧中插入终端就绪命令,而MCU则将该帧环回,并将BAS码替换为就绪确认命令。当所有站点均就绪后,MCU即向各站点发会议就绪命令。同时将主席端的数据切换到各个站点,此时主席便可以发言,也可以命令其它会员发言。如果主席没有发命令给MCU,则向MCU发会议进行中状态指示,MCU则维持当前状态;若主席命令A站点发言,则其在H.223帧中插入令A发言的命令。MCU接到命令后,即将A站点的数据切换到除A外的所有其它站点,同时将主席的数据发往A站点。当主席命令会议结束时,MCU即向各站点发送会议结束确认命令,并停止工作,由各站点自行挂断Modem。图6为上述过程的命令交互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