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传输系统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于RTP 的H.323视频会议系统音视频同步
2012年09月21日 15:27 来源:计算机系统应用 作者:秩名 我要评论(0)
标签:视频会议系统(32)RTP(8)H.323(6)
摘 要: 针对H.323 视频会议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RTP 的音视频同步方法,该方法在严格遵守RTP 协议的前提下,将音视频数据联系起来通过同一个媒体通道传输,从而达到唇音同步的目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对图像质量影响很小的情况下,很好地实现了音视频的同步播放,并且具有实现简便,不增加系统负担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H.323 视频会议系统中,发送端同时采集到的音视频数据能在接收端同时播放,则认为唇音同步。终端采集到的音视频数据肯定是同步的,要保证同时播放,就要保证音视频在采集和播放处理过程中消耗的时间相同。IP 网络的特点决定了通过不同通道的音视频数据传输所消耗的时间不可能完全相同,唇音同步是视频会议系统中的一大难题。如果同时采样的音视频数据播放时间偏差在[-80ms,+80ms]以内,用户基本上感觉不到不同步, 一旦超出[-160ms,+160ms],用户就可以明显感觉到,中间部分是临界范围。
1 引言
1.1 文章安排
本文第2 节分析了现有的音视频同步方案的缺点。第3 节详细描述了本文所设计方案的实现过程。第4 节给出实验数据以及分析结果。第5 节给出结论。
1.2 基本介绍
H.323 视频会议系统中,音视频不同步现象产生的原因除了网络环境外,还有一个是音视频的分开传输。虽然H.323 建议音视频通过不同道道传输,但是实际传输数据的RTP[2,3]协议和其底层的UDP 协议都没有规定一对连接只能传输音频或者视频中的一种,通过同一个通道传输音视频完全可能,而且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网络原因引起的音视频不同步,本文给出了这一设想的实现方案,并做了验证。
2 现有解决方案
目前最常用的唇音同步方法从思路上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思路一,发送端给每个要发送的RTP 包打上时戳,记录它们的采样时间。接收端通过增加延时等方式,保证同时采样的数据同时播放。这类方法的实现需要一个中立的第三方参考时钟,需要有RTCP 协议的SR[2,3]的参与, 如果这两个条件不具备,同步就失去了依据。
思路二,唇音不同步本质上是由H.323 视频会议系统中音视频的分开传输和处理导致的,如果采用某种方法将音视频信息关联起来,就可以有效的避免不同步现象。一种实现方案是,将音频按一定的对应关系嵌入到视频中传输,接收端从视频中提取音频数据并重建,从而达到唇音同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