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优质课】23《登上地球之巅》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优质课
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优质课
珠穆朗玛峰简介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同 尼泊尔、印度等国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 的最高峰,它高达8848.13米,是世界最高 峰。
珠峰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 摄氏度,空气稀薄,经常刮七八级大风, 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 舞,弥漫天际。由于珠峰的地理环境独特, 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优质课
珠穆朗玛峰风光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优质课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优质课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优质课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优质课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优质课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优质课
冰 洞 作者简介:郭超人,湖北武穴人, 高级记者,1960年随中国登山队完 成攀登珠穆朗玛峰和夏邦马峰的报 道。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峰 冲刺》、《西藏十年间》、《时代 的回声》等。本文节选自《红旗插 上珠穆朗玛峰》。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优质课
写作背景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 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 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
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 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当时,他作为 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到这 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登山成功后,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 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这篇课 文就节选自这篇通讯。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优质课
珠穆琅玛峰: 喜马拉雅山脈的主 峰。位于中国西藏 自治区和尼泊尔交 界处。“珠穆琅玛” 系佛经中“神女” 的译音。珠峰是世 界第一高峰,海拔 8848.13米,被称 为地球的“第三 极”。山体呈巨型 金字塔状。有巨大 的冰川,最长达26 公里。中国登山队 两次从北坡攀登顶 峰(1960年5月25 日和1975年5月27 日)。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优质课
写作背景: 1960年5月25 日,年轻的中 国登山队员从 北坡攀援而上, 踏过千年冰雪, 翻过万丈巉岩, 把五星红旗插 上了地球之巅, 完成了人类历 史上从北路攀 上世界最高峰 的创举。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优质课
登 顶 路 线 图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优质课
给红色字体注音: 1砭骨( biān ) 3镶嵌(xiāng)( qiàn ) 5窒息 ( zhì) 2崔巍 ( cuī ) ( wēi) 4漆黑 ( qī ) 6葡匐 ( pú )( fú )
解析下列词语:
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强烈。 砭骨: 养息精神,蓄积力量。 养精蓄锐: 齐心协力: 形容思想一致,共同努力。 斩钉截铁: 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果断坚决, 毫不犹豫、拖沓。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优质课
整体把握:
〈一〉速读课文,概括出登山队员突 击主峰经过的几个阶段。 一、登山队出发。
登山队的大本营
攀 登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优质课
二、突击主峰1(4—8)刘连満甘作人梯,帮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 2(9—13)黑夜中,由于缺氧,刘连満留下,其他三人以最 快速度奔向顶峰。 3 (14—15 )刘连満冒生命危险将氧气留给他人,并写下感 人的短信。 4(16—21
)三队员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的无氧攀登。 5(22—23)完成由北路登顶的壮举。
1960年登顶的三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