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S的定义与目的(4)
时间:2025-04-03
时间:2025-04-03
集编写了《员工日常行为规范手册》,人手一册,相互监督遵守。对以往比较零乱的起吊绳套焊制专用支架,分规格、型号、起吊吨位进行了明确标识和定位,逐步纠正职工过去“随用随放、随用随扔”的不良习惯,提高了规章制度、工艺标准的执行力。对各岗位、场所及所有物品的管理,全部细化分解到每个具体责任人和巡查人,做到“四到现场”、“四个做到”:即心里想着现场、眼睛盯着现场、脚步走在现场、功夫下在现场;熟知每一个工艺流程、准确掌握每一个工序、正确启停每一台设备、果断排除每一项故障。每天根据作业内容不同,采用操作人员自己识别、班组长帮助分析、车间管理干部现场监控、安全员加大巡查力度等一系列措施,对“8S”执行情况进行反思,从一点一滴上培养职工“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的良好习惯和扎实作风。
同时,该车间严格考核激励机制,按优秀员工(18%)、合格员工(80%)、末位员工(2%)的比例,每月对“8S”管理运行情况进行考评,对优秀员工给予奖励,对末位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并注重捕捉“8S”管理的闪光点,将创建学习型班组、标准化班组、评先创优活动等溶入管理之中,确保“8S”管理方法的推行力度,增强了员工参与“8S”管理的热情。
2.实施“8S”管理 产生良好管理效应
该车间通过实施“8S”管理,推行标准化车间建设,产生了“四个提高”的管理效应。 一是提高了员工素质。“8S”管理提升了员工的素质,有16人在机修公司、总公司组织的技术比武中获得了一、二、三等奖,许多技术骨干在改善修理环境、改进工艺管理、提升修理质量的过程中,改造、创新了10多 项工艺、工序、工装设施,解决了现场管理、质量检测等诸多问题。特别是自行设计制造的钻井设备清洗装置,通过利用蒸汽锅炉的热能,配合合理的化学药品配 方,控制池内温度,掌握浸泡时间,实现了腐蚀剥落漆皮,清洗泥土、油污之效果,解决了修理现场的脏、乱、差,提高了所修设备外观质量。与兰州XX机械研究所联合研制的钻井设备综合试验台,实现了以全程控制气路、电路、传感线路的方式,对绞车、泥浆泵、水龙头、转盘等10大类47种设备的加载试验,运用计算机远程遥控测试了各种钻井设备的冲次、压力、排量、油温、轴承温度、输入扭矩等20多项技术参数,全程记录打印测试数据和曲线,填补了局内钻井设备加载试验的空白,把多年来存在的钻井设备修理质量问题基本解决在了厂内。
二是提高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员工普遍熟知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岗位应知应会,清楚并能正确预防、削减岗位作业中的隐患和风险,实现了无大小人身、设备事故。2006年被评为钻井总公司安全生产先进集体。
三是提高了现场管理水平。车间推行了管理人员“走动式管理”,各位管理人员每日坚持携带《“8S” 管理手册》两次到相应的岗位、场所进行巡视检查,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对解体、清洗、修理、装配、试车等工序过程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建立质量管理点,设立 《设备修理检验卡片》、《设备修理质量控制点卡片》,实行专人看板管理,推进了质量管理
上一篇:港澳旅游签注须知
下一篇:欧洲中世纪与基督教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