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特点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心 理 学 报 2008,40(9):1013~1020 ActaPsychologicaSinica
DOI:10.3724/SP.J.1041.2008.01013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特点
聂衍刚
1,2
2
1
1
*
1
林崇德 彭以松 丁 莉 甘秀英
(1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广州510006)(2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
摘 要 本研究应用自编的5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量表6,以广州市6所中学的1566名学生为被试,探讨了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在普通中学就读的青少年,总体上社会适应行为发展较好,但是发展情况也不太理想,良好社会适应行为商数(AdaptiveBehaviorQuality,ABQ)和不良社会适应行为商数(MaladaptiveBehaviorQuality,MABQ)各分数段的人数分布,都与理论分布存在显著的差异,其社会适应良好优秀的比例低于理论分布,而实际中下和低下的比例高于理论分布。(2)在青少年良好社会适应行为的总分上,年级与性别、年级与城乡来源和城乡来源与性别三组交互作用都显著;在不良适应行为的总分上,年级与性别、年级与城乡来源两组交互作用都显著。(3)青少年在良好适应行为上年级差异显著,表现为初一社会适应水平最高,而高一社会适应行为水平最低。在不良适应行为上年级差异显著,表现为初一学生不良适应行为最少。(4)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性别总体上差异不显著,但在具体维度上,男生自我定向、社会生活、学习适应和社交适应都显著高于女生,而在社会认知与性维度上则相反。(5)城市户口的青少年良好社会适应行为总分显著高于在城市中学就读的农村户口学生,在不良社会适应行为方面则相反。
关键词 青少年;良好社会适应行为;社会适应不良行为;发展特点分类号 B844
1 前言
Evans(1991)把适应行为描述为:/个体适合给定位置的能力及为适应环境要求而改变自己行为的能力0。我国有的心理学家认为,适应行为是指/个人对其日常社会生活的适应效率,它是否受损,通常
[1]
要从成熟、学习、社会适应三方面来衡量0。美国智力落后协会(AmericanAssociationonMentalRe2tardation,AAMR)对适应行为的定义为/个体达到人们期望与其年龄和所处文化团体相适应的个人独立和社会责任标准的有效性和程度0
[2]
期,是从不成熟过渡到成熟的重要转折期,社会适应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个体发展的重要指标
[3]
,对青少年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社会适应也是个体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适应是否良好还是评价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WHO(1989)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躯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陈建文等曾对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关系进行讨论,认为两者具有密切的关系
[4]
。而统计显示我国有心
理问题的儿童青少年越来越多,其中相当一部分心理问题就是出于社会适应不良的缘故。社会适应行为还与人格
[5,6]
。
社会适应是个体人生历程的基本任务,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个体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
适应的历程,个体正是通过学习、交往、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等形式的活动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并逐渐成为有个性的、成熟的社会成员。而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生理、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特殊时
、智力落后
[9]
[7]
、社会支持
[8]
、家庭机
能(FamilyFunctioning)等有密切关系。此外,青
少年的社会适应行为不仅对其个人产生特殊的作用,也对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有重要的影响。 国外关于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评价与理论研究较多,但目前我国对社会适应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儿
收稿日期:2007-10-12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0规划重点项目(06SXZ001)、全国教育科学/十五0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BB030240)资助。
通讯作者:林崇德,E2mai:llinchongde@http://www.77cn.com.cn
1013
1014心 理 学 报40卷
童。原因之一就是国内有关社会适应的评价工具比较少,关于青少年社会适应性评价的量表也很少。文献分析发现国内为数极少的社会适应量表测试对象主要是儿童或小学生,因此关于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特点的研究很少。例如,周谦教授主持修订的儿童心理综合量表(PSSC2R),主要适用于对4至9岁儿童进行综合测评。其中包括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两大类别,在测验过程中两者交叉进行。内容由智力、性格、社会性能力(包括社会适应性和社会生应过程中/必须学会的行为0和/必须选择的行为0,它可以表现为外在适应行为与内在适应行为;适应不良(maladjustment)行为也称问题行为(problembehavior),指个体的行为与社会规范和环境要求不一致的状况。而且,探讨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机制,不仅要研究其内在形成机制,还应该关注其发展机制,即影响社会适应行为形成的各种内外因素及其作用。而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机制实际就是个体如何运用内部心理资源,适应自我发展与不断[15]
活能力)三个相互联系的分测验组成。韦小满于1996年编制的5儿童社会适应行为量表6,其测试对
象也是小学生[10]
,该量表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有6个分量表,第二部分有13个分量表,全量表共有条目79个。赵小菲等曾采用美国儿童适应行为量表(AAMD-ABS修订版)对600名6至12岁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进 …… 此处隐藏:1571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五金冲压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下一篇:职工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